前些日子和朋友聊起了曾经去新东方夏令营学习TOEFEL、GRE的经历,回看现如今的新东方的牛,和当年鼎盛时期新东方的牛逼,还是截然不同的。单就一点:曾经的新东方,走出了个许多位【跨界】取得成功的牛逼人物。比如老罗、李笑来、徐小平都是大家十分熟知的,不论是实业抑或是投资领域,他们都各自成为了行业精英。
尽管我非常喜欢老罗,但是在十多年前跟我讲,新东方教GRE的罗老师能够跨界做出“锤子科技”这样的手机公司,不止我不相信,恐怕不怎么有人会觉得这种设想有机会成为现实。不是因为怀疑老罗的能力,而是大家对于一个英语老师去做手机的认知,完全还只是局限在“开玩笑”的领域内的。
彼时的新东方,名讲师出走后,跨界成为了同样牛逼的人物。但时至今日,请思考一个问题:你有想到过有什么公司,他们的员工从公司出走后,都在各自的领域里不约而同的牛逼了嘛?
下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是什么让他们不约而同的牛逼了?
无论是出于个人爱好,抑或是在新东方工作的职业需要,这些人无一例外的都有着【巨大的阅读量和知识储备】(输入机制)。去过新东方英语冬/夏令营的人一定有印象,讲师们经常一天要跑几个校区面对不同学生授课。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怎么能做到让台下的学生捧腹之余,老老实实的把语法结构知识乖乖的装进脑袋里?
在大量的阅读与充足的知识储备至于,许多的讲师们面对学生授课时,还需要十分【严谨的逻辑思维】,尤其是GRE、GMAT的讲师们。题目本身对于逻辑的考察便是有相当难度的,讲师在日复一日的授课当中,除了将技能与思维传授给学生之外,也是自我巩固的不断重复。
巨大的信息量、惯常进行思考的行为习惯,接下来是新东方为讲师们提供的施展自我的绝佳平台——每日对着500人班制的班级“疯狂输出”(输出机制)。在一次又一次的【演讲】中,残酷的锻炼自我的演讲能力。老罗不止一次的说过,自己曾经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正式这样有效输出机制的建立,迫使着彼时新东方的讲师们“麻痹自我”的打磨自己在台上演讲的技能与风格。
通过“输入”与“输出”机制的建立,以及循环往复的锻炼,让自己进入了一种【无限成长】的模式中。年复一年,身经百战。
所以当我和朋友聊起“当年的新东方”时,还是会慨叹:我为啥没遇到这样一个平台?
但其实转念一想,既然【无限成长】的模式已经大概清晰:建立起有效的输入与输出机制,循环往复的自我锻炼打磨。这样的平台,在时下来看真的是那样的可遇不可求嘛?
我的答案是:【币乎】。
参加007写作的战友们或许也在坚持着实践相似的事情,通过写作输出倒逼自己进行大量阅读。但上文中未曾提及到的,为什么名讲师们在夏令营中如此劳累的情况下,依旧乐此不疲的教学、进步、成长着?我片面的以为,其中一个十分关键的原因在于:【奖励机制】的建立。
007写作是一个战友间相互督促,不断彼此鼓励践行写作的乌托邦。但很现实的来讲,通过知识变现,为自己赚到实实在在的【赞】,不也是不断鞭策、激励自我的一种成长机制嘛。二者之间相互结合,让自己的成长最大化。
收益或许近在眼前,但让自己进入【无限成长】的模式中,才是最核心的目的所在,一切形式的奖励,只是为了更好的督促、鼓励自己在这条践行的道路上,走得长远。
关于币乎,许多牛人们已经前前后后写过许多文章,我就不在此赘述了。
身边的许多伙伴早早晚晚的开始了自己【币乎】的日更之旅。我也从今天开始自己的【币乎日更】,坚持阅读、思考、写作。从小树苗出发,野蛮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