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开口之难

开口之难

作者: 科新文创 | 来源:发表于2021-05-21 21:55 被阅读0次
鲁迅《野草·题辞》。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辞中的开篇语。

以前读到这句话时,不甚理解,以为这是鲁迅先生发出的类似“沉默是金”的感叹。直到我读到鲁迅先生的一篇文章,才明白他的这句话有着多么深刻的现实意义。

鲁迅作《狂人日记》。

1936年4月,鲁迅先生在其逝世前几个月写了一篇文章,叫做《我要骗人》。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来为灾民募捐的小女孩。而彼时中国正处于国民党的腐败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到灾民手中,只会被"蛀虫”盘剥一空,她的募捐完全没有意义。但是面对这样一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直言不讳地告诉她说她做这件事没有意义吗?不能。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朋友,你做的事情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于是鲁迅牵着女孩的手,带她进了电影院,买过门票之后,用大钱兑来小钱,再把小钱交给小女孩。小女孩紧紧地握住鲁迅的手,说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然而,鲁迅先生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进而想到,当今之中国,难道是披沥真实的时候吗?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所以,“我要骗人”。

就像他在原文中写道的:“付了一块钱,实则不过买了这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欢喜罢了,我不爱看人们失望的样子。”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开口之难,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他要“骗人”,他要“时刻说谎”。尤其是对于孩子们,因为真实过于残忍,以至于他不敢说真话,或干脆选择“失语”。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三十年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处于北洋军阀统治和新文化运动的余波之间。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希望与失望之后,鲁迅先生转而关注内心世界,与自我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在他看来,各种形式的话语都丧失了其该有的效能,外部的压力与内心的焦灼,合筑成一堵隐形的高墙,让他无话可说,只能“敏于文而讷于言”。

鲁迅先生像。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在充满怀疑、不安,以及对随时有可能丧失生命而生成恐惧的灰色年代,很少有人能够孤军奋战,选择去当一位战士。正是因为意识到自己极度渴望说真话,但是又不得不时时刻刻说假话的情况,鲁迅才有那句引人深思的题辞:“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

(完)

相关文章

  • 开口之难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这是鲁迅先生在《野草》题辞中的开篇语。 以前读到这句话时,...

  • 90后的心

    有些事,尚需自己揣摩,凡是开口的,必是给他人看低的。未尝开口,便是自行无解,依旧是给他人看低。难言加之难言,思绪,...

  • 果断放弃,才能活得更好

    ——能舍人之难舍的海参 海参是一种棘皮动物,圆筒形的身体像一条香肠,身体一端的开口是口,另一端的开口是肛门,中...

  • 韩非子《说难》篇

    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

  • 韩非子《说难》——说话是门艺术,你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吗?

    《说难》曰: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难也;又非吾辩之难能明吾意也;又非吾敢横失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

  • 所学(知识库)

    *韩非子说:“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

  • 木头花开启发录024

    1. 韩非子说:“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难也。凡说之难:...

  • 人生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人生八十一难 难难入心亦有福 终成正果》 生命之难 一,母亲孕育之难 二,婴儿养育之难 三,生命成长之难 四,幼...

  • 生意入门:晨读《李克营销论语》(4)

    销售全靠一张嘴。 靠嘴皮子吃饭难呢。 以史为证,韩非子的《说难》。 游说之难。 进谏之难。 忽悠之难。 拍马屁之难...

  • 百炼成钢,钢也不刚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男人之难,不在于生活之难,而在于有难在心,却有口难言。 男-说文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开口之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eg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