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钟书河先生的念楼学短,上下册。
听到这名字就喜欢~我最喜欢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文章。但初中学文言文那段时间经常思想神游,古文没学好,至今抱憾。
作者自序中说这本书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自家孙儿辈学古文用,精挑细选自己喜欢的作品,如此说来,我们可是借着光了。
其二的目的是借古人的文字浇灌自己胸中的垒块,故有念楼曰。那我等读者能借此与这样的先生、还有众多的古圣先贤跨越时空交流,开读书会一般的,也是不亦乐乎呢。
翻开书来,看到杨绛先生99岁时为此书手写的序,好看极了,字里行间,透着她智慧清澈的顽皮。

开头十篇是论语,今日读第一篇,各言尔志。
顏淵季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願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颜渊和子路陪在孔子的旁边,孔子对他俩说,随便谈谈个人的志愿吧?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呢?
子路说,我愿意真心慷慨的对待朋友,自己的车马和好衣裳都拿来和朋友一起用,用坏了穿旧了也不在乎。
颜渊说,我愿意做一个谦逊的人,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张扬自己的成绩。
子路反过来对孔子说,请先生也谈谈自己的志愿吧。
孔子说,我希望老年人和我在一起能过的安详,朋友们和我在一起能互相信任,少年人和我在一起以后还能想起这段时光。
透过这篇文章,我仿佛可以看见在某一天,也正如我们在这个时光中的某一天,孔子老师发出了一个话题,和他的两个学生谈论着各自的志向,对话没有高谈阔论,平实且生动。
杨绛先生在序言中说,钱钟书先生曾为钟书河先生的走向世界写过序,那一年他75岁,精力充沛,而当她写序时,钟书先生已经作古,自己年近百岁,提起笔来,直觉得一支笔也有千斤重。
时光啊时光……
我们自己有没有想过,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