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叙事类小说中,能够直击内心,将人性的最初状态揭示如此透彻如此淋漓精致,只叫人深陷其中感到深不可测的文字背后,有着多么强的剖析和力透纸背的刺激,我想你还是看看严歌苓的小说《人寰》吧。
故事推进以“我”为第一人称,去心理医生那里看病开始。一个45岁女博士的“我”,失眠严重,在异国异乡心理诊所,慢慢地将心中隐藏在记忆深处的暗角心事,一点一点被催化而翻出和释放,直到最后彻底说出根源,问题终于解决了。
小说中的“我”,断断续续梦呓般游走在不同年代不同环境不同文化不同语境不同地域间,抽丝剥茧地揭示了6岁11岁18岁20多岁45岁,不同阶段“我”的情况和真实感受。
文中三条主线穿插并行展开,在心理诊所通过催眠手段,将这三条线从记忆里复活了,记忆的闸门被开启,缝隙一点点打开,光亮也一点点投进来,直到事件原始状态被复原,事件脉络得以全部清晰和重现。说出来。浅意识里东西说出来,就是事情真相。又像一列火车在幽暗隧道里穿梭许久,忽然某个时刻见到阳光,真相大白了,心彻底解放了释然了。
第一条线,“我”和贺叔叔关系。
“我”6岁。父母面临打压时,家中出现一位贺一骑叔叔,一个大救星。在”贺叔叔”保护庇护下父亲得以安然无恙地渡过危难。“我”也在期间,逐渐由无知无觉转向好奇敏感。
“我”11岁。一个闷热的夏天夜晚,“我”和“贺叔叔”去上海祖母家坐在火车的包厢里,“我”假装睡着了,又滚落地板上。“贺叔叔”紧紧抱着我。他一寸寸地抚摸我。他的手到之处那寸肉体便是苏醒,便是蜕变。而我始终装着假睡,并故意这样。始终在观望着他的眼睛,内窥到他的迷恋。对这个生命阶段的雏形女性的迷恋。
细致的描写,其实就是传达一个意思,这个女孩明白自己父母岌岌可危的命运要“贺叔叔”保护,他是家的贵人。懵懂的少女已初步知道用牺牲自己,换来家人的平安。后面情节也没有发生什么事。
“我”潜意识把“贺叔叔”当成爱恋对象。自认为的爱着“贺叔叔”。一个早熟的女孩暗恋一个历经沧桑中年男人,带着忘年之恋的异想,来到“我”的18岁。那年“我”去农村瓜棚看望从监狱里被释放的“贺叔叔”,带着成熟的爱去的,想呼唤着爱的回应。“贺叔叔”已不能直面这个长大有想法的姑娘,也不能承受其重。
因为这个潜藏心中隐秘的畸形爱,“我”也就与宋峻早早恋爱结婚离婚并出国。又一次逃逸这个压抑的心境环境。
这里作者用大段语言描述,进行心理方面的极尽描写,不由得读者跟着文章的节奏一动不动的读下去看下去沉下去。
第二线是父亲与“贺叔叔”关系的递进描述。
父亲卑微压抑着替“贺叔叔”写文出书,换来自己安全和家的安宁。父亲用了四年时间替“贺叔叔”完成八十九万字厚重三大卷的时代作品。成就了一个有权有势又有文采的“贺叔叔”光辉形象。而父亲搭上了所有时间和精力,也积下了若干郁闷和憋屈。
时间轴线正好跨进文*革时期,“我”父亲在此间被积压在心中已久的积怨和不满之恨,用一巴掌打在已被打倒的“贺叔叔”脸上,两人就此成了陌路人,恩怨也就全清了。革命的小船说翻就翻。当时历史环境下,人性被扭曲也被深挖被利用被放大,一个柔弱的父亲按照自己的方式找回的一点点自尊。
此刻“我”也目睹全部,矛盾的心里愈加复杂,是为父而羞愧,或为“贺叔叔”而难过。内心的振动不安不解焦虑都盘踞郁积,久久不散。直到文*革结束,“贺叔叔”平反恢复原职。一次偶然,父亲与“贺叔叔”又接续文学梦,一起再一次创作作品。一笑泯恩仇。
第三条线是“我”在美*国,与系主任舒茨的关系。
45岁的女博士的“我”,还是摆脱不了命运的纠缠,恩德与胁迫并存。面对垂垂老矣的系主任舒茨,“我”想取得讲师职位资格,在抗拒和迎合中,“我”与舒茨多次将我在国内没有继续与老男人的爱恋之情续接上,并演绎了下去。
从11岁到45岁,三十多年一直在心里梦魇阴影里徘徊挣扎,记忆中不堪的乱象是“我”是失眠的成因。好在终于在心理诊所得以释放。埋藏几十年的梦魇影子被揪出来。记忆唤醒之后,是解脱。“我”离开了舒茨,飘向远方。
三个关于依附和背叛的故事,辗转期间的小女孩大女孩女博士,痴情怨嗔、情感挣扎之沧桑历程,时代的不可理喻,历史的伤痛,等等,都浓缩在字里行间,被集中透视和展示宣泄出来,让人看的惊心动魄,心有余悸。
这是严歌苓心理小说描写最好的一部。它得了上海文学奖及海外文学奖。内容的转换变化,层次递进迂回,心理剖析分解,写作手法老练,犹如外科医生拿着手术刀对着肿瘤及淋巴进行全方位扫除一切障碍般,信手拈来,游刃有余,张弛有度,等等方面,无不展示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水平和高深的知识储备能力。无愧于一篇佳作。
在书后莫言这样评价:她的小说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让我们这些同学一来荣幸,二来也自愧不如。
梁晓声说:与一些作家经验式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
直抵心中的东西,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我深以为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