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只留清气满乾坤

作者: 桉子哥哥 | 来源:发表于2024-09-08 16:49 被阅读0次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其实要做到这一点很难很难,等于说难于上青天,我们生在俗世中,都渴望被看见,渴望被认可,然后就难免会落入俗套,会去比较,慢慢地沉沦在人声鼎沸之中,最后忘了那个最初的自己。所以读到王冕的《墨梅》更加倾佩他高洁的品格。

      一直以来都非常喜欢王崧舟的课,他的课有一种游刃有余的大气和淡然,所有的知识点和学生就在他拈花一笑中产生火花,他的课就像一幅水墨画,山水皆自然。

      看他的课堂实录,不免沉浸其中。一首诗五个环节,(整体感知,梳理“三种梅”;引经据典,品读“家中梅”;知人论世,品读“画中梅”;互文比较,品读“心中梅”;托物言志,传承“梅文化”)紧紧围绕洗砚池、王羲之这两个意象徐徐道来。王老师从生字新词入手,教会学生关注注释来理解词语这一学习方法。语文最重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通往知识的方法。王老师紧紧抓住三种梅来品读,没有硬生生地让学生去总结哪三种梅,而是通过连线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这样就给学生搭建了学习支架。三种梅蕴藏在诗句中,找到它不是目的,而是要读懂,所以王老师在学生读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升。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向导和精神追求,王冕也是一样,他以王羲之为精神领袖,其实就是在给自己加油鼓劲。朵朵花开淡墨痕,那淡淡的颜色,就是他对名利淡淡然的态度;那淡淡的颜色,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定义,浓墨重彩固然喜人,可是一切违背天地良心的事都只会让自己的努力与追求付诸东流。所以淡然处之,淡然自若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交代。人生何处无风雨,何必执念苦淹留。

      王老师的课,是包含诗意,诗意在哪我想其实也是他这个人的人生追求——诗意的课堂,诗意的人生,他整个人其实给人留下的也就是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感觉。当然他的课堂诗意在于传承古典文化,可以说中华传统文化在他的课堂渗透的淋漓尽致。从一开始的文房四宝,到中间大量的咏梅诗,再到最后的乾坤、天地、天下百姓,一种清气在流传。所以他的课看似轻松自如,其实是意蕴深厚,有着沉甸甸的文化素养与使命。

        最后的板书,循环往复,也体现了托物言志的真谛。不论是几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一脉相承。也像我们的人生,最后都会回到——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精神追求。

相关文章

  • 杂花||乾坤

    “只留清气满乾坤”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程山水,一段故事。是谁在西湖冬日里留下断桥残雪的清幽?是谁在圆月当空时咏起“千里共婵娟”的夙愿?是谁在康桥的柔波...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程山水,一段故事。是谁在西湖冬日里留下断桥残雪的清幽?是谁在圆月当空时咏起“千里共婵娟”的夙愿?是谁在康桥的柔波...

  • 只留清气满乾坤

    文|恰恰小屋 漫步在历史的长廊,我寻找到无数个守望灵魂的人,他们振奋着我的精神,滋养着我的内心,我久久地被感动着。...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程山水,一段故事。是谁在西湖冬日里留下断桥残雪的清幽?是谁在圆月当空时咏起“千里共婵娟”的夙愿?是谁在康桥的柔波...

  •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一程山水,一段故事。是谁在西湖冬日里留下断桥残雪的清幽?是谁在圆月当空时咏起“千里共婵娟”的夙愿?是谁在康...

  • 只留清气满乾坤

    近日学校老师让小宝他们背诵元·王冕的《墨梅》,我借着日常练字写一张贴到墙上方便小宝诵读,自己也查找一些资料,学习一...

  • 殷悦的诗词课之二:(气节篇)-只留清气满乾坤

    二 只留清气满乾坤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今天我们再来欣...

  • 孝当竭力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只留清气满乾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hel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