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与知

作者: sjuce | 来源:发表于2017-11-14 00:31 被阅读39次

践行是验证所学的唯一捷径。

实践证明,任何十分合理的推理在实践中都会显得漏洞百出。很多东西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掌握。俗话说的好,“经验都是在失败中成长起来的。”而别人分享的经验,即使再好,如果你未去践行,你也仅仅是知道而已。

立足自身,模仿别人;开拓进取,推陈出新。
2007年在空军下一代战机方案竞标中,一直被人看好的集各种先进技术于一身的歼31却败给了略显平凡的歼20,不得不让人大跌眼镜。细究原因,让人意料之外却又合乎情理之中,而这要从这两款战机的血统说起。成飞611设计所是沈飞601设计所分离出去部分研发人员而成立的,要说技术分流应该是从歼9之后开始的。80年代末,随着歼9这款被称为还未入役就已经落后的二代半战机的落幕。空军作出了如下选择,成飞继续引领中国新一代国产战机歼10的研发,而沈飞则接手苏27的国产化歼11项目。自己的再差都是自己的——尽管歼10从198x年立项,1001号原型机1994年开始建造,到1998年3月23日首飞,再到2003年才开始量产,前后十余年。令人欣慰的是,歼10虽然难产但后续改进型都由中国独自完成,且耗时都是让人比较满意的。别人的再好,也是别人的。——国产歼11虽然也量产了,但由于没有足够的积累,后续的改进型也都多少借鉴了苏30以及苏35的设计理念。同样令人欣慰的是,沈飞的歼16已可以独立自主。现在回到歼20与歼31的比较——歼20可以说是一款完全国产化的四代机,当然当下要除了发动机;歼31像是F35与F22的仿制型,使用了大部分先进的设计元素,整体驾驭反倒成了短板。
学东西时,内化很重要。内化的知识就像高楼的地基一样,没有牢固的地基怎么会有摩天大厦的高耸入云、壮关宏伟。拿来主义通常只能解决已知的问题,而未知的问题则需要我们运用内化的知识在实践中解决。

经常总结,你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内在的共性,而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大脑的留存的记忆是自身对一类事物共性的认识。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吧!该开始学习编程时,简直就是一种煎熬,全靠自己的意志力才坚持下来的。但当我学会一种编程语言之后再去学习其他编程语言,我发现我已经不需要从头开始学起,只需掌握相应的语法就可以很好的使用新的编程语言了,当然仅限于有共性的部分。之前也听学乐器的人说起过,只要有一种乐器知识,学习另一种乐器时使用技法也都有相通之处。恰如《HOW WE LEARN》这本书描述的一样,人的大脑就是一个大型的存储器,我们所知道的都已经在我们的大脑中形成了一条路径,我们可以随用随取。而大脑最神奇的地方莫过于过目不忘,但提取需要触发点;知识不重复,能通过联想与类比保存新知识。有共性的知识相当于共用一条提取知识的主干道,学习新知识只需要开发出新的枝枝末末就可以了,这也是我们在学习同一类知识学的特别快、特别牢的原因。

王阳明说,“行是更好的知,知是更好的行,知行合一。”


图片来自百度图片

相关文章

  • 陶行知谈行是知之始

    关于知与行的关系,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而陶行知却持相反的观点,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 行与知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行与知是一对连体双胞胎,谁也离不开谁。 一个人只有身体力行,亲...

  • 知与行

    最近和一个学习力不错的朋友聊天。突然就谈到一个问题:感觉自己一直有看书,一直在学一些课程;感觉自己很有收获。可是在...

  • 知与行

    知能言传,行却是习惯和经验,只能身教 知行合一需要修炼才能达到

  • 《知与行》

    今天在《头条》中看到一篇文章,介绍沂州府的。 当时沂州府衙门大门上有一楹联,据说是清乾隆初年兰山知县李方膺所撰写:...

  • 知与行

    N一40 晚上早到家, 充满了期待,却出我所料。 可以有渴望,但要零期待。 当度过和朋友闲聊的看月食的时光, 才意...

  • 知与行

    听到过的你会忘记,看到过的你会渐渐淡忘,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你才会铭记于心。近期参与公司举办为期四天的技能培训...

  • 行与知

    践行是验证所学的唯一捷径。 实践证明,任何十分合理的推理在实践中都会显得漏洞百出。很多东西都需要在实践中才能更好地...

  • 知与行

    戒思,思考逻辑信息的种种局限,对情绪有帮助,对事实没有,当思维的知达到一定程度,就快快的行动吧,客观的实践才能累计。

  • 知与行

    光有本书的知识还不能保证你最终成为富翁,因为知识本身并不产生价值,对知识的正确运用才能产生价值。投资本身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行与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jtv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