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时候,小李特羡慕在事业单位上班的朋友小林,收入稳定、保障高、时间自由,一到休息时间,就去游玩散心,短假期就在附近溜达,长假一般去周边或更远的城市旅游,日子过得相当滋润。
小李自己却没有这么幸运,在一家民营企业从事销售工作,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稳定,加班是常态化。两人实际年龄相差不远,但看上去好像相差十岁左右。小林头发逢密,黑而粗壮,小李头发是疏而夹杂白头发;小林脸上红润,小李却脸上苍白。
小林看到朋友这样忙碌,经常带着疑问问小李:你这么拼,为什么啊?小李回答说:“你是铁饭碗,我是陶瓷的,怕公司裁员有我,工作不能持续。”
短短的对话,可以看出在不同性质单位的人心情是不一样。是的,民营企业有好的地方,比如收入较高,成长也较快,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才3.7年,中小企业寿命更短,才2.5年,在体制外企业工作确实有一种不安稳的感觉。
2
小李的想法,代表体制外企业员工的心声,这不是杞人忧天。12月28日,王健林旗下万达网络被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据称只保留职能部门,员工从目前的六千人裁减至三百人;曾经盛极一时的OFO共享单车也在网上被爆出大规模裁员的消息,裁员比例高达10%。
先不要讨论企业裁员道不道德,还是因为什么原因裁员,先关注这个问题:企业裁员名单刚好有你的名字,即使是小概率的事件,你要怎么办?这是个很值得讨论的话题。
也许,很多人会洒脱地说,不就重新找一份工作就可以解决问题吗?也有人可以这样说:大不了回家种田…还有等等的消极回答,说起来简单,做起来是很难的。
在一家企业工作的时间越长,对环境感觉越舒适。如果企业裁员,受裁员工最受伤害,特别是对公司依赖性较强的员工,比如能力一般,收入低的员工,比如没有家底的员工,还有供房还贷、收入单一的员工,因为离开了企业,意外着失去赚钱的能力,解决不了生存的问题。
如果不是自己亲身经历,很难体会这种感受。裁员表面上是因为企业原因导致个人职业出现真空期,更深层的原因是个人被企业、社会淘汰了,可能是年龄、知识、能力等原因,同时,因为以上限制,不能重新找到同等或更好的工作。
3
裁员的做法,确实并非企业意愿。但对于员工来说,这是一个令人窒息的问题,让人脑海里瞬间全都是空白。也许昨天还在上班,今天一早上班就收到通知了,变化来得太快了,还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就要准备离开。
在企业长久积累的技能、资源大部分都付诸东流,除了发发牢骚、吐槽之外,必需重头再来。
如果你是王思聪或者何猷君,你根本不用怕什么裁员;如果你是李刚的儿子,也不用怕裁员。他们不是官二代就是富二代,他们的字典里从来就没有这两个字。
但如果你是创一代,家有老、下有小,而且也和小李一样的工作环境,提前认识这个问题,并且做好准备,也未必是一件坏事。
4
所以,还是要佩服小李,对于变幻莫测的未来,未雨绸缪,而不临时抱佛脚。即使有那么一刻,他完全可以顺利过渡这一关。
他的很多方法可以供其他人参考一下。
]第一,要有自己的独特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文案写作、财务等专业能力,是每个企业的刚需,不会因企业裁员而受到重创,而且,这些独特能力可以让自己的劳动变得更有价值,可以快速转移到其他企业而发挥个人价值。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不变应万变,那么,就能覆盖公司裁员的风险。
第二,要多一份收入。吴晓波说:每个人都要有一份不以此为生的职业。如果收入全部来自一份工作,就像是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风险集中度高。如果能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及特长转化为其他收入,那么,从收入结构看,风险度会比较低,对工资的依赖度会降低。
第三、要有被动收入。被动收入是指不用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可以获得的收入机会。被动的收入可以是金融理财、财产收入等,这些收入高于消费时,就是财富自由。被动收入超过工资收入时,职业依赖度会更低,拥有更强的财富防御能力,也是应对工作挑战的基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