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关于职场工作的一点点小反思。
也算在职场工作了很多年吧,但始终改不掉自身的几个臭毛病。索性结合近阶段的工作,总结下经验,帮助以后更好的成长。
【关于能力】
职场真的是个比较现实的地方,他的现实就在于,在真的遇到既紧急又重要的活儿的时候,你的能力是否达标,会瞬间被检验出来。
很不幸的是,近期我就出现了某项瞬间出来不达标的情况。
背景呢,源于上周的一项小工作。我们部门近期要筹办一场比较重大的会议,所以就涉及到一些文件稿件的准备。分到我的,刚好是一份领导的讲话稿,而这份讲话稿又是开幕式的讲话稿,所以就显得格外重要。
接下来,就是悲剧发生的过程了。
因为已经写过不下几十份讲话稿了,所以主观上来讲,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次的重要性,以为凭借以往的经验,应该可以很快搞定。但我忽略了一点——这是位我之前没有写过的主讲人,而且他的要求极严格。
所以就出现了稿子被退回的情况。
退回来就改呗,这对写稿子的人来说不是很正常嘛。但问题是,这份材料第二天早上就要出已过审的成稿。
于是按照我们部门的习惯(我们是个很有爱的部门),就进入了集体讨论的环节。按照以往来说,流程是:大家讨论——汇总大家对稿件提意见和想法——主笔人修改稿件——主笔人送审。
但因为这次的时间比较紧,所以部门的一位写作水平比较高的人,出于快的考虑,他直接弃了这份稿子,自己重新写了一份,仅仅耗时1小时40分钟。而我,对原稿子的修改,才刚刚完成了一半。
我不知道该怎么表述当时的心情,但相信每个写稿子的人都能体会。每一份稿子,尤其是已经修改了几稿的稿子,作为原作者,可能更希望的是,在现有的框架下进行修改;哪怕是通篇大改,那也是自己来改吧。毕竟,自己写出来的稿子,还是自己会比较有感情。毕竟,修改稿子的过程中,被遇到通篇换掉的情况,我还是第一次。
不甘心,但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能力的差距。
【关于情绪】
职场不相信眼泪。
其实这句话并不完整。完整的应该是:职场不相信眼泪,职场更不该有情绪。
还记得前几年学心理学的时候,还特意研究过情绪(特指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研究的结果是,在工作中,情绪是性价比比较低的一项指标。无论是愤怒、焦虑、还是悲伤,并不会很好的激发起你的斗志,更可能的结果是闭塞住你的思维。所以,研习成功人士的经历里,不难总结出,成功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种,但其中一条共同点,就是他们都会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情绪。
就像这次被换稿事件,即便从理智上来讲,我可以理解并接受稿件被临时撤换,毕竟写稿子的都知道,改别人的稿件,往往比自己写稿件更累,所以基于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可能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但从情感上来讲,自己一整天的工作成果第一次突然被清零了,还是会很难受。
所以当时就出现了我到现在还匪夷所思的行为,我,一个工作了很多年的还算成熟的职场人,居然会在楼道里一个人的时候,不争气的流泪了。
是对自己的恨铁不成钢?还是不甘心?
可能还是都有吧。
其实,回过头来想,会觉得这么小的事儿,可能根本不值得有什么情绪,但当时的当下,就是很直接的反应出来了。
这件事儿我后来反思了很久。
作为一个已经工作了很多年的职场人,居然还会出现面对困难和挫折很容易就情绪上来的情况,实在是不应该。如果我学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那早晚会沦为情绪的奴隶。
我不要那样的生活。
所以,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迈向成熟至关重要的一步。
【关于尊重】
职场中的尊重,可能会来自很多种。可能是源于你的背景,可能是源于你的情商,等等。但一定有一种,是源于你的能力。
当你能力强到一定的高度,你自然会挣得在职场中的位置,也自然会赢得你应得的被尊重。
这才是你真正可以依仗安身立命、换取三餐口粮的根本。
所以,说到底,尊重,是自己给的。
就比如,如果你写作水平不够,那就要增大你的阅读量、词汇积累量、时事更新量、文笔锻炼量。
就比如,如果你情商不够高,那就要多反思、多琢磨、多换位思考、多跟人接触。
跌倒的过程不会帮助你成长,从中吸取爬起来的经验才会成长。
啰嗦了一大堆,不禁对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说好的简洁呢?!
哎~还是从在简书多写作开始吧,多练才能多得~虽然下周肯定会忙到飞起,还是希望能抽出时间多写一点东西吧~~
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