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8日,加入了山西智建新老师组织的《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共读群。今天,2019年8月9日,历时一个月零一天(写出来才发现,这是一个有趣的数字),终于把这本有点烧脑的书啃完了。
刚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觉得它特别简单,不就是讲论点、论据和论证吗?关于什么是论点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啰嗦一整章,而且也看不出这跟批判性思维有什么关系。这本书到底想说什么?
读着读着,觉得它有点难啦,有些问题需要好好思考才能得出答案。
再读,觉得它不是一般的难,有些问题看了书中的分析才会发现:原来还可以这样想。一个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竟然可以有那么多假设,有那么多种可能的结论。
读完了,明白了:这本书是循序渐进进行讲解的范本。跟着它的节奏一步一步走下来,会渐入佳境。
如果要把此书读薄,可以把内容简单地概括为如下几个问题:
1.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有歧义?
4.什么是价值观冲突?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5.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6.推理中存在谬误吗?
7.这些证据的可信度有多大?
8.你发现干扰性原因了吗?
9.统计数据是否有欺骗性?
10.哪些重要信息被遗漏了?
11.什么结论可能是合理的?
整本书确实就是围绕论点、论据和论证展开的,但是并非我一开始想的那么简单。每一个点都有值得深思的内容。看到一个观点,多问几个“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为什么?”,这是熟练运用批判性思维的有效方法。
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解读后会发现:一个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的结论,是那么经不起推敲;相同的论据,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结论有很多个,而不是一个;一个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论证,会变得有那么多谬误。
要真正掌握批判性思维,需要具备非常强悍的发散性思维和逻辑思辨能力,而不是简单地一味否定对方,否定对方的观点。
正如书中后序所言,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时,要把对方当朋友,更要让对方把自己当朋友。之所以对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是为了完善观点,共同进步,而不是为了证明谁对谁错。
突然觉得读书如读人:有些人乍一接触会觉得:这个人也不过如此嘛,怎么会那么有名,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喜欢他呢?随着时间的推移,接触越来越多时才发现:原来,大道至简,这个人真的很牛!
有人说一个人走路可能会走得快一些,但一群人一起走一定会走得更远。参加读书群后我觉得跟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走路,不仅走得更远,也一样会很快,甚至比一个人走的时候更快。
有那么多比自己优秀的人都在奋力奔跑,我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