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善总是被人欺。
的确,善良的人比别人生活得可能更困难一点。
可是,你不想想,这是为什么。
除了社会没有健全对好人保护制度,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我们对善良的口诛笔伐。
朋友有难,你尽力帮助他,他得势了还不领情。
身边的人不是谴责那个被你帮助过的所谓“朋友”,却嘲笑你,谁让你愿意去帮他呢。
天冷路滑,老人摔倒,你好心把他扶了起来,他说是你把他撞伤的,想讹钱。身边的人不是谴责受伤的老人是非不分,却嘲笑你,谁让你愿意帮他呢。
公交车上,你好心好意地给孩子让了座,结果孩子父母连句谢谢都没有,还翻了个白眼,好像本来就是你占了他的地方。
我们都应该明白过来,好好守护善良才是,而不是让谴责变成压倒善良之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文章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们不禁思考:为什么我们都知道做人要善良,可是负面消息总是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呢?
因为通常人们内在的负面能量储存得多,源于心灵饥渴,迫切需要填充。所以,就和外在负面的能量相应了。
就好比苍蝇会渴望粪便和腐肉,哪怕鲜花就在他的面前。它也不屑一顾,这就是物以类聚。
当一件正面的事件发生以后,那些负能量多的人,并不能获得喜悦。更有甚者会抨击善良。而当一件负面的事件发生以后,内在负能量多的人,就特别相应,TA 便因此可以发泄——诅咒、谩骂、抱怨、悲观。
殊不知,越发泄,负能量就会越多,负能量越多,就越想发泄。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所以我们智慧的祖先告诉我们,不要传恶,要隐恶,而且要加大扬善。就是要通过这些方法,把恶抑制,继而把人心中的善开发出来。
或者说,善恶就犹如两类种子,给谁浇水,谁就生长变多。我们不要给恶的浇水,我们要给善的浇水。
对于别人的善心善行,我们不能加以鞭笞,这其实比作恶更加让人难以接受。
要知道,尊重别人的善良,也是一种行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