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18(47)读书笔记

18(47)读书笔记

作者: 亚东Ray | 来源:发表于2019-10-02 22:03 被阅读0次

这节课提出一个观点:所有物种都是为了求存,而不是为了求真。由此得出两个结论:

1、任何物种在形成自己的感知能力时遵守一个原则:谋求生存优势。在此前提下,够用就好。

2、我们都是一个感知制品公司,我们的感知实际上是一种工具。从这个角度看,我们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残障者。

第一,我们的感知从来不是“全知全能”的,它只是对现实世界的很小很小一部分进行感知,能保证自己活下来就好,多余的不要。比如我们只能看见很小一部分的光线,猫头鹰比我们厉害的多;我们只能听见很少一部分的声音,猫比我们警觉的多;我们只能闻到很小一部分的气味,够比我们灵敏的多。我们的能力相对于其他很多生物来说,都是缺陷。但是我们能生存下来,说明这些缺陷不影响生存。举例来说我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骂一个觉得不可理喻的人“你怎么活到今天的”,从进化的角度看,他能活到今天一定有他的理由,他有他独特的生存能力,只是我们暂时无法理解。

第二,为了生存,我们并不需要变得全知全能,因此也不必让自己的感知“负荷”太重,也就是没必要要能看见所有的光,听见所有的声音,闻见所有的气味等等。我们进化出了一种特殊的认知工具——我们的感知。它是一个非常高效的感知制品公司,只生产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产品,也就是看见我们应该看见的,听见我们应该听见的,闻到我们应该闻见的。这个“应该”就是我们生存所需资源的最低限度。从世界的真实性来看,认知的工具越高效,也意味着我们越残缺——对我们生存不是必需的部分的感知能力越弱。就像锤子除了它应有的功能之外,在很多地方都用不上,我们不能用它打字,做饭。

从中我们也能得到一些启发:发展自己的核心优势,其余不利于这个目标的都去除掉。像进化过程那样残酷、严肃、理性地管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18(47)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ol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