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是谢道韫的丈夫。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个贵族,便是晋朝的“王谢”二家。两家联姻,可谓门当户对。在《世说新语》里有段文字:
王凝之谢夫人既往王氏,大薄凝之;既还谢家,意大不说。太傅慰释之曰:“王郎,逸少之子,人身亦不恶,汝何以恨乃尔?”答曰:“一门叔父,则有阿大、中郎;群从兄弟,则有封、胡、遏、未。不意天壤之中,乃有王郎!”
看到这段文字,给我的初感觉是一个多情的才女看不上一个平庸的男子,这个男子周围又都是多才之士,个个声名显赫。回到娘家,和家人抱怨,为什么偏偏把自己嫁给一个平庸之辈呢?再看一些文章,非要举例证明王凝之并非无才,谢道韫并非是看不起王凝之。
黄长睿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献之)书具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涣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
大书法家的儿子即使天资差一点,有良好的家学熏陶,怎么着也会比其他人要强一些,毕竟他们的起点是天下无数人终其一生追求的终点。
《资治通鉴》记载:会稽内史王凝之,羲之之子也,世奉天师道,不出兵,亦不设备,日于道室稽颡跪咒。官属请出兵讨恩,凝之曰:"我已请大道,借鬼兵守诸津要,各数万,贼不足忧也。"及恩渐近,乃听出兵,恩已至郡下。甲寅,恩陷会稽,凝之出走,恩执而杀之,并其诸子。凝之妻谢道蕴,弈之女也,闻寇至,举措自若,命婢肩舆,抽刀出门,手杀数人,乃被执。
在这段记载里,二人在面临危险之时的举动,不正好诠释了王凝之的平庸和愚昧,谢道韫的果敢和勇气。济尼曰:“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我很喜欢这个评价。
王凝之和谢道韫共生育四子一女,但是均在孙恩叛乱中被杀,谢道韫寡居终老。生育子女,寡居终老,一定就是幸福的婚姻吗?未必。我们更要坚信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