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古人泡茶用水,已是一门高雅的学问。陆羽曾在《茶经》中明确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漫流者上。”在过去,茶与水都极被重视。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精茗蕴香,借水而发,无水不可与论茶也。”表明水与茶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清代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进一步阐述:“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在他看来,水有时比茶还重要。
中国茶产业稳步发展的同时,依托茶而产生的“泡茶专用水”市场近年渐起硝烟。一家水企这样吆喝自己的产品:“中国茶道专用水开创者”,某泡茶专用水品牌则紧随其后:中华泡茶第一水。而一款针对高端市场的泡茶专用水比油还贵,亮出的底牌是号称“圣品”的“雪煎茶”。市场细分到各大名茶,龙井、铁观音、普洱茶甚至都有了各自不同的泡茶专用水。无一例外的是,泡茶专用水价格颇高,有人戏称是“水中的劳斯莱斯”。而由此,一场由茶引发的高价位“水战”不可避免。
如今,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温州、福州、成都等城市,不少茶馆除了用矿泉水泡茶外,越来越多地使用更为专业的泡茶专用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种。一是泡茶专用水更能激发茶性,令汤色、香气、茶韵都达到最佳状态,喝起来甘、醇、软、滑,能极大地满足茶客对口感的追求,同时茶楼可以提高盈利空间。二是水对人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的水,由于受到各种破坏,其功能已经开始退化,质量远不如30年前。而受过污染、不安全、不健康的水则成为人体潜在的危害,是人体内看不见的一个超级杀手。水如此重要,好水自然更受追捧,要知道现在“品水师”在国内外成了一个时尚职业。三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用普通的纯净水、矿泉水、山泉水泡茶,茶的营养利用率仅达15%-20%之间,且大量茶碱析出还会影响人的肠胃功能;而用“泡茶专用水”能有效溶解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利用率可达80%以上。四是“水为茶之母”,用水也是品茶活动中的一部分。还有就是,每一种茶对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有针对性地选用泡茶水,才能泡出某一种茶的独特性。这种市场细分,是由中国茶叶品种众多决定的。
那么,泡茶专用水市场到底有多大?以茶叶消费重镇成都为例,目前仅市区内就有6000多家茶楼,室内面积500平方米以上的中高档茶楼800家左右,茶叶市场的茶行600多家,还有数千家的茶叶零售店。据调查,中高档茶楼平均每天用水5-15桶,最多可达36桶,而茶行一般用水1-3桶,以市场均价12元/桶计算,仅市区内的茶楼、茶行一天的饮用水销售量就能达到50万元以上,预计年销售量过亿元。换算到全国市场,单是茶楼、茶行的年销售额已让人吃惊。“钱景”如此之大,难怪水企趋之若鹜,纷纷试水泡茶专用水市场。
早在2006年前后,已有企业开始投产泡茶专用水。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泡茶专用水品牌初具规模。江浙茶客大多知道一种叫“格莱雪”的泡茶专用水,又被称为“雪煎茶”,在专业茶客和高档茶馆中很受欢迎,两瓶包装共2.5升的“雪煎茶”售价高达178元,比食用油贵得多。这种水的水源据称来自新疆天山的中国一号冰川,具备罕见的低氘特性,加上形成年代久远,纯净无污、天然甘洌。
同样是浙江水企,浙江披云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披云天然水”,生产基地位于龙泉披云山青龙峡,基地周围环境优美,茂林密布,属原生态国家自然保护区,去年曾在上海世博会上亮相。而温州某水企生产的“叠峰茶泉”,直接宣称“中国茶道专用水开创者”,是一款专为茶道设计的品茗山泉水。水源据称来自温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楠溪江,卖点是水源优质和耕读文化浓厚。
在贵州,570毫升瓶装某矿泉水瓶身上印有“中华泡茶第一水、天然优质矿泉水”,零售价12.8元。敢称“中华泡茶第一水”,口气的确不小,号称“泡茶夏天15天不馊,冬天30天不馊”。
上山入海,为了泡茶的水,人们绞尽脑汁,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深不见底的海洋。中美企业合作开发夏威夷海洋深层冰源水,其中也有一款泡茶专用水。这种水,据称是没有缺陷的矿物质软水,弱碱性,不会产生中和作用,因此茶中的碱得以发挥,“所泡之茶、香飘四溢、入口余香”。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不同的茶品,也有不同的泡茶专用水。虎跑泉水泡西湖龙井,堪称绝配。而近年云南一家水企生产的“寒玉秋泉”,是专为普洱茶生产的自然水,其水源类型为砂中泉经680米石英砂层自然过滤,成为不少普洱茶爱好者的谈资。
不难看出,水源是稀缺资源,而珍贵水源就变得更有价值。泡茶专用水打的是生态牌、环境牌、健康牌、文化牌,因为水源的限制而又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我担心的是,资源稀缺、工业化城市化加快的大环境之下,泡茶专用水产业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吗?产品又如何上量上规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