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人性总是多面的,在电影或小说中,往往是那些性格充满矛盾色彩的人物更让我们耐人寻味。
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王老师。他一出场这些当年的学生对他的称呼不是“王老师”,而是“老王”。按我们中华传统美德来讲”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生对老师是会有些敬畏之心,从而产生一定的距离感,那为何大家都用平辈称呼”老王“? 是什么拉近了他们的关系?原来,王老师当年受了不少学生家长的好处,也因此被学校开除。而现在也就只记得当年送过厚礼学生的名字,我们判断这是个势力眼的老师。
王老师出场时光倒流夏洛初次回到年少的的地方就是王老师的上课的班级里,当时王老师正以老师的姿态批评挖苦夏洛,然后引发了一场由夏洛带头的学生群殴老师的场景,本以为他会对夏洛记仇,可是后来他听到夏洛的歌后觉得不错又主动找夏洛去报名参加比赛。我们对王老师印象有些改观,这是个虽然势力但却公私分明的老师,没有因为夏洛打了他而埋没人才。
《夏洛特烦恼》之人性的多面(二)后来,夏洛和马冬梅被一群混混围殴,正好王老师经过,王老师充分展示了他的功夫,这些混混被打得屁股尿流,夏洛才知道原来王老师这么能打,又问了上次被他们学生打的时候为什么不还手,王老师的一句“I am a teacher”解释了千言万语,也正如同他的扇子上的“为人师表”四个大字一样耐人寻味,忘着王老师远去的背影,作为观众的我们也都久久不能移开目光。
王老师远去的背影其实,这也给我们一些启发,创作人物的时候一味地展现一个人的好或坏,过于扁平的形象使人物显得不真实(比如有个电视剧的女主叫刘三好,事上真的有如此的好人吗?),反倒是充满矛盾色彩,有好又有坏才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毕竟人本身就是个矛盾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