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己、家人的生活方式就是:用语言表达,完成精神生活。
聚焦内容和界限。
内在的不表达的,要不完成一个人的精神生活,要不,就是在调整和设计,聚焦目标。
除此,生活中不应该存在其他的,模糊的,焦虑的地带。
路线:
第一步,不要启动旧的模式。21天。
第二步,建立沟通机会。
第三步,植入沟通内容。
第四步,提要求。
3个时间段各做4页功课,40道题。
3个时间段各读4页书。
各讲3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你,一个是古人。
如此,一日三餐。
1. 早上孩子问我几点了。就皱着眉毛哼哼唧唧,膝盖怼着我,我就发火了:睡个觉还有你不满意的?哼哼唧唧的!
每个人都在表达自己。
可能孩子发现已经过了她要去公园的点,心里不舒服了;空调关了,有点热。
我发火,是在评价她,什么都怨别人,自己不能负责吗?意见,评价,投诉。顾客满意度很低。
同时,我在隐藏自己的不舒服。睡得晚,又到了生理期,极其疲惫,半夜被空调冻醒,也迷迷糊糊没有精力起来,找毯子盖。我俩谁也没得盖,都被她压身下了。
我没有权利阻止别人表达。
我有选择的,不评价,不投诉。别人的表达与我无关,我得有能力屏蔽。别人的表达我想介入,我得有能力表达理解和滋养。
我有义务,教会孩子说话,让自己的世界因为说话而多彩,不因为说话而荒芜贫瘠。
我期待孩子说话,给到别人理解和滋养。
第一,不说狠话,没有灾祸。
第二,说好话,说出来一个交好运的世界。
我先得有这个功能。
第一,口头禅,狠话,戒掉。家中的好话是孩子的福气,狠话是孩子的灾难。
第二,借助讲故事分享环节,认识说话的重要性,主动、有意识表达和追求好的表达。
一切得落地,都得通过语言这个出口。
对孩子的引领,从这里开始。当然自己的改变,就从这里开始探索。
说着说着,少了敌人,来了贵人。说着说着,有了自信,想要探索。说着说着,爱上学习,有了梦想。说着说着,改变了命运。从说善如流,到厚德在胸。
第三,说好带来理解和带来滋养的话。上善若水,说话一项做到极致,即是上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