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阿梦的故事1

阿梦的故事1

作者: 米米荣 | 来源:发表于2018-08-30 11:41 被阅读32次

我第一次见阿梦,是在八十年代桐城乡间,她五十来岁,穿着白底蓝花的旗袍,整洁的发髻,撑着纸伞,走在高低不平的乡里土路上。

阿梦苏州人士,吴侬软语,年方十八嫁给桐城乡间来的小子,上海造船厂工人,生四子,因居室狭窄,三子稍大养于乡间祖父母处,一子随他们居住上海。阿梦做着全职太太,丈夫体贴,只要归家,必洒扫门庭,帮着阿梦做家务,所以阿梦家最是干净。

阿梦喜欢穿着旗袍,她有各式各样的旗袍,有丝质的,也有布织的,但多素雅颜色。在那个年代,全国人民统一着装,都是蓝色或灰色的中山装式的衣服,阿梦的旗袍简直是灰蒙蒙的弄堂里一朵小花,努力开在墙角。

因着阿梦丈夫的成分实在太好,是个贫农,又因着上海市民多多少少对美的执著和包容,竟就让全职太太将那旗袍穿上,只是工作的事别想了。

家中多子,阿梦又识文断字,上海的工厂多,商店多,纺织厂爱招女工,最不济的还有街道企业可以糊火柴盒,但统统没有阿梦的份。居委会大妈们,街道干事们,因着阿梦的柔声细语的好脾气,倒无法让阿梦脱下她的旗袍,但也不给她工作的机会。

阿梦的丈夫姓李,中等个子,扫盲班文化,当年家贫,少时逃荒离家,机缘巧合被招工进了上海的造船厂。

当年的工人身份多让人眼红,船厂补贴丰厚,偏他不自知,媒人介绍的姑娘也多,他独独看上了一姑娘。那日他跟船去太湖,于那姑苏城边桥上看见一姑娘,穿着白底蓝花的旗袍,梳着两根乌油油的长辫子,手里拿本书匆匆从那桥上走过。

只那一眼,便定了姻缘。急匆匆托人细细去寻,又托人带着他忐忑的上门,终是成了好事。

那姑娘便是阿梦,婚后丈夫对阿梦非常维护,不论居委会干部怎么说,他统统听不见,没有工作没有关系,丈夫多加些班,多勤勉一些,家中贫寒但能勉力维持。后来家里住不下,三个小的养到了桐城祖母处。

大儿子养在身边被阿梦悉心教导,长大后顶了父亲职进了船厂,三个小的,也都寄钱去乡间成了家,孩子们多是孝顺,尤其大儿子温厚良善。

唯一的缺憾就是丈夫退休后不久,去世了,许是积劳成疾,又许是老天都嫉妒幸福太多,收些走罢。

两人一辈子没拌过嘴,做丈夫的都没舍得大声说过阿梦一句。阿梦什么都是好的,哪怕五十多岁了,在他眼里还不过是桥上走过聘聘婷婷的小姑娘。桥上那一眼,刻在心间刻了一辈子。

他把阿梦的手放到大儿子的掌心里,终究是咽了气。

相关文章

  • 阿梦的故事1

    我第一次见阿梦,是在八十年代桐城乡间,她五十来岁,穿着白底蓝花的旗袍,整洁的发髻,撑着纸伞,走在高低不平的乡里土路...

  • 阿梦的故事2

    前文说阿梦的丈夫去世,虽有儿子赡养,但阿梦终究是一个人了。 家里还是原样,沙发还是那个沙发,怎么觉得就是不一样了呢...

  • 阿茂的故事——1

    阿茂,是流浪在大都市的单身狗,人前人后忙活了一天,终于下班拖着疲惫的身体挤进了地铁,呆看着车厢里的人群,也许只能去...

  • 阿玉的故事(1)

    阿玉在一家米线店子里打了两个月工。 到结工钱的时候,老板娘说你自己算算吧,钱我结给你。阿玉问一个月多少钱?老板娘说...

  • 阿掌的故事1

    大家好,我叫阿掌,今年想脱离父母的资助,自己生活了,靠着父母的钱不香吗?其实并不是我不愿意靠,而是因为我靠着父母的...

  • 阿乔故事1

    “看来,是我先找到你啊,风信子”一个热辣的女子拿着皮鞭站在溪水边笑着说。我有点吃惊,这个女的是立马出现的,不是那种...

  • 梦故事1

    我悠闲地在路上骑车,突然有一个中年男人冒了出来,耷拉着脑袋,垂着手,很慢很慢地走,迟缓得像个老头。我撇开视线,看了...

  • 《怪谈》阿贞的故事(1)

    很久以前,在越后国的新舄镇里,住一位名叫阿贞的少女。她聪明伶俐,活泼可爱,与一名叫做长尾的少年指腹为婚,青梅竹马。...

  • 阿梦

    阿梦的他很温暖,像阳光一样,总是笑,阿梦就是个小孩子,总喜欢闹,他也总会摸摸阿梦的头,好吃的会先给阿梦。他是阿梦姥...

  • 暖梦故事1

    战争结束的第10年。 麻杆张与光头刘千里赴约。 “诺,拿去,别说老哥这些年没惦记着你。”光头刘一见面就甩了个盒子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阿梦的故事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ur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