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天命这个词我们可能就会联想到听天由命,那便是你的命运已经被上天掌控了,你无法再去反抗,就比如俄底浦斯,他一直在与自己的天命对抗,但是最终还是无法成功,或者说哪吒他也是在反抗天命,所以说我们理解的天命可能就是一种束缚,一个枷锁,被别人贴上了一个标签。而我们今天要谈到的天命便是孔子自述中孔子所说的天命,这种签名就像是上天给你的一种使命而不是枷锁。
我们知道在孔子50岁的时候,在鲁国当上了大司寇,原因就是孔子当时在鲁国教学,声势非常浩大,并且孔子的才华很高,所以鲁定公就中他想要恢复自己的权利,当时鲁定公的权利被大夫所架空,而大夫的权力被大夫家中的大臣架空,这就形成了相当于家臣在执政,而鲁定公和大夫就是想通过孔子来恢复自己的政治地位,孔子就由此进入了官场,此时孔子正好50岁,而孔子所说的五十而知天命就开始了,孔子也踏上了不断追寻自己天命的过程,那便是推行人证,恢复周礼。孔子之前在鲁国的时候发现如果虽然有表面的礼,但都不是发自内心的也就不是真正的礼,而现在这种礼破碎了,他也被鲁定公重用,准备实行恢复周礼,堕三都一开始很顺利,但是到了最后却功败垂成,因为本来三家大夫的势力都很大,而且有一家其实并没有违反礼,他就借着这个借口,孔子的堕三都计划也失败了,此时孔子应该是很迷茫,因为他刚刚有了执政的权利,可是转眼要成功的事情却失败了,而那些三家大夫还是对他非常不好,鲁定公也受着他们的挟持,所以孔子是非常的迷茫的,因为除了那些弟子们没有一个人想要理他了。并且正在此时,齐国意识到了鲁国的强大想要阻止,就拍了美女香车去扰乱鲁国的民心和执政的人,三家大夫中势力最大的季桓子每天都去观看,整日不理朝政,鲁国的民心和政治水平就因此下降了。一位非常了解孔子的弟子子路说,既然鲁国都这样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离开了,而孔子说如果鲁定公还重视他,那么肯定会在祭祀的时候分给他 一块儿祭肉,但是孔子却并没有被分到,所以孔子就离开了。
我们不得不感叹孔子的使命是极其的艰难的,第一是在那个非常乱的时代型恢复周礼和推行人证是简直就是异想天开的事情,而孔子还一直在坚持没有放弃,第二是孔子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因为他手下有这么多弟子,一直在几经辗转,不得安息,这对孔子的压力是很大的,如果说哪吒是一直在与自己的命运对抗永不停息的话,那么孔子就一直在遵守这个天命并且要完成他,这也是孔子值得我们尊敬的一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