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年关游历康黎堡

年关游历康黎堡

作者: 觀風䖏 | 来源:发表于2022-11-04 17:13 被阅读0次

    旧时称春节为年关,欠债还钱,欠情还愿,过年如过关。匆忙一年又一年,未曾想,惶惶然,至年关,难了心愿,难遂人愿,难酬所愿。放假了,裹挟在为春节奔忙的人群中,有朋友问我,过年你最想干什么?我脱口而出,我想去爬山。

    府村川远眺 沟壑间也有小景致

    山,在这里不稀罕。举目四望,群山连绵,有数不清的山峁沟壑,道不完的川道溪流,虽无名山大川之盛,亦有乡野秀丽之景。适与北京陕西同乡会小明、北京飕飕科技(SOSOTECH)创始人文斌相遇,他二人都是在北京创业的甘泉籍青年才俊,闲聊方知,俩人在京打拼多年,工作地点相距竟不足五百米,相识不足两月,还是由文联虎林兄介绍的。天下之大与天下之小,相逢即偶遇,是一种缘分。文斌投身影视行业多年,擅长后期制作及无人机航拍,他的航拍作品就有家乡府村的影像,大气磅礴中亦有温婉的乡愁。虎林建议大家同去文斌家看看,文斌也欣然邀请。我去,只因文斌的家在府村,我知道那里有座山城遗址--康黎堡,文斌的家紧挨着城墙。

    农村的闲适 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浮躁   飘零何处有谁知

    府村位于甘泉道镇东沟川,这里三山矗立、三川汇聚、二水合流。北山坡上,清晰地显露城墙,古城呈三角状,其内树木繁密,多年前即为府村林场所用地。沿着老窑院外的小路蜿蜒而上,远望颇为舒缓的城墙在这里犹如巨龙过山岗一般的气势。城墙间有野山枣的涉足,有风雨侵蚀后的裂隙,有苍苔的斑驳陆离,残垣难掩夯土层的肌理,一层一层,层层叠叠,必是经过细密的捶打而成。墙外的树木茂密,即便是落叶后的深冬。倘若是夏季,蓊蓊郁郁可遮挡城墙,难以辨别这些树木是第几茬栽种的了,可见古城荒废已久。穿行而上,杂草丛生,荆棘密布,拐角处的城墙壁上犹有火烧的痕迹,估计是马蜂窝被村民冒险拔除。

    飘零何处有谁知 城墙的纹理 古建筑构件

    再往上行走,则是一片陡坡,攀爬上去,到了城池的最上缘,草丛间散落着断裂的石条,青黑的苍苔遮盖了凿痕。满地是落叶松的松针,踩在上面是厚厚的松软的,零落着脱光了松子的松球像花朵一般开放,满目松林舒展,耳听山风呼啸,这里应该是高地了。然而再往上看,又是一段长坡,尽头是个高耸的凸起,被树木簇拥着,这许是烽火台的遗迹。快步上前端详,赫然是十几米高的烽火台了,这样高大的烽燧,在甘泉境内也是少见的,比如伏陆山烽火台、宏门寺烽火台。再往上看,一山更比一山高,最高的地方,是对面高耸的山峰,山峰的顶端被林业部门建起了防范火情的瞭望塔,成为了现代的“烽燧”。我将目光转向身后这古老的烽火台,它的四周早已生长起顽强的树木,树叶飘落下来,腐化成泥土,经年累月,意欲将这烽火台淹没。灌木丛生间,我又看到几节厚厚的灰青色断砖,它的规格和质地有明砖长、厚、大的特点。环绕四周,在其背面,平地起来一块土堆,长满了荒草,我叹了口气,果然,扒开荒草,一条幽深的盗洞直插烽火台内部。我与同伴说,没文化真可怕!不知哪个年月的笨贼把烽火台当古墓了。之前曾在外地,见一高大的烽火台被人整体掏空,向下有洞掘地三丈,向上螺旋可拾阶登顶,中间可摆放个八仙桌打麻将。说这些,权当开玩笑。烽火台又称烽燧,本不是藏宝之地,是古人为防止敌人入侵而建的通讯预警和防御设施,遇有敌情发生,则白天施烟,夜间点火,台台相连,传递讯息。烽火台经常处于军事防线和重要干道旁,比如长城、秦直道和其他官道沿线,重要的城池根据防御面也可单独修造。有烽火台,说明康黎堡拥有城堡的防御功能,远非一般的土寨子可比。

    感受松风呼啸 小桦林中的静谧 带刺的叶子开出不败的花   走进古烽燧

    蹬着树根,拉着柠条,我爬上烽火台顶,台下与城墙相距不远,适宜快速通过烽火台传递消息。突发奇想,那片斜坡,也许是演武场,那么烽火台就兼具阅兵台的作用了。迎风而立,举目四望,近有康黎堡城内可俯瞰,远有府村川可尽收眼底,凉台水库及数个树木掩映下的自然村落农家,错落点缀,景致颇佳。这是一方形胜之地, 也是苦难之地、苦寒之地,它的历史淹没在岁月的尘埃之中,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先民们,曾在兵荒、疾病、野狼的撕咬中挣扎和传承,在近代史上,甘泉基本造成断代,这“五方杂处之区”鲜见于史书。现有记载简单至极,“康黎堡系明代建筑,位于东沟府村,距县城40公里。古城依山而筑,西临东沟川,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明代主要是防套虏了。今宁夏陶乐县,秦朝时为北地郡之地,筑城堡曰“浑怀障”,为秦北方军事要塞之一。明代,鞑靼、瓦刺部入居河套,被称为“套虏”。甘泉史书奇缺,现有《甘泉县乡土志--兵事录》记载“(甘泉)县处边陲,为延榆通衢,汉匈奴、魏羌胡、唐突厥、宋西夏、明套虏,皆边患之大者。而延属正当蹂躏之地,侵掠攘据,旋复旋失,烽燧惊扰,殆无虚日。明代初兴,厥乱稍定。至宣德以后,套虏又深分道南,侵延安等处杀掠人畜无算。越四月,副将韩钦御之,从庆阳出边。崇祯元年,延安大饥,李自成、张献忠作乱全境,扰攘直至明末,乱世频仍”。由此可见,那个年月,从宁夏到陕西北部,整个延安境内狼烟四起,金戈铁马,民不聊生。康黎堡之前的面貌更有待于考证,有乡人传闻,康黎堡在更早年代就有建筑,只是没有保留下实物佐证而已。有知情者言之凿凿,遗迹颇多,现举例一二。一是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田大会战开始,城周围发现古墓葬多有顶戴诰命身份者,说明城堡繁荣;二是早年林场在平整城内土地育林时,发现有层层叠叠的特大石条垒砌的建筑及神道石像等物,怀疑是宫殿遗址,而今存于树根地下;三是相传城门口原有“董妃”墓,为秦朝始皇帝妃子葬地。这些见闻及传说扑朔迷离,使探秘康黎堡更显神秘,现有考古证明它至少是抗击套虏时代的产物。屯堡,亦称堡寨,是明代驻军屯防的军事产物。“堡”为土筑的小城,泛指有城墙的村镇,读作“bǔ”,兼有从事农牧业劳动和戍守作战的任务。切勿读作【bǎo】(军事防守用的建筑如堡垒),也不要读【pù】,(古同“铺”,如三十里铺。)明代,各地屯堡众多,查考这些屯堡名称由来,大抵“以人名、以事名、以地名”,或以寓意名。以地名此地原名康黎,若从明“康黎”到清“府村”,似乎没道理,应该排除;以人名,则此堡守将名为康黎,于今不可稽考;以寓意名,则有“康乐黎民”的用意,这似乎是最贴切的了。再据《甘泉县乡土志》“同治五年,甘肃回匪猖獗,固原、庆阳等州县民逃难者络绎不绝,聚集西川府村镇万余人。六年二月,遂与各处流民结党倡乱。三月二十八日,城陷,邑内房屋尽成焦土,邑侯陈公殉难。”之后数年几次城破,以致出现“满目蓬蒿...斗米钱六串,零人相食”。从以上记载看来,康黎堡最少在明宣德年后建成,至明末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清朝前中期百年,当地居民得以休养生息。同治五年,回乱,此地接纳过难民万余人,爆发了起义或是叛乱不得而知,与回民或是捻军有关也不得而知,反正多次攻破甘泉县城,以致造成甘泉满目疮痍、物价飞涨甚至吃人的惨剧。正史从来都为官家所书,乡土志也不例外,如有野史也是存世者寥寥,任是非曲直无处评说,历史本来面目模糊于岁月长河,可悲可叹!

    昨天会变成今天的样子   今天到明天会是什么 这块场地会是演武场吗   翟老陪我们爬上烽火台,远处是林业瞭望塔。  

    这次游历有文斌老父亲陪同,七十多岁的老汉,爬山如履平地,穿林更胜猿猱。翟老曾在府村后山上名为“巴掌洼”的地方坚守多年,种树、农耕、牧羊,乃世外仙人也。这两年下山回到老宅子,不享清闲,投资在城墙下办起了养殖场,精心饲养陕北黑山羊,这种黑山羊有别于白绒山羊,毛色黑亮,体格健壮,适宜圈养,听说肉质相当鲜美,销售一直不错。另外,他又搞起了多种经营,养鸡、养鹅、养殖土蜂蜜,还为果树地圈起了围网。翟老是个爱好人,家里的土窑洞外接的是平房,曲折布局犹如套房,扣板一上,光亮一新,这种结构尚不多见。在院内闲逛,还能观摩下他收藏的几架石碾子石磨石槽。将来康黎堡开发了,翟老的产业一定会更红火。

    养殖场的看家狗 陕北黑山羊 它的作用不比狗差 农家饭的味道 老物件的新感觉

    回程的路上,我在思谋着这座城堡的前世今生。我给朋友说,保护这座城堡很重要,挖掘整理康黎堡与甘泉的历史关系很重要,甘泉的历史续写很重要... ...。朋友说,年关将近,现在回家最重要。

    2017.02.03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年关游历康黎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cymo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