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顿胡吃海塞,今天的状况就不太好了,早早就醒了过来,真是自作孽,不可活。很多人中秋节不吃月饼了,我觉得节日应该有仪式感,于是家里仅有的三个月饼都被我吃掉,然后又吃粽子,中午祝寿时又大吃大喝,荤菜吃了不少,晚上又吃了一大盘炒粉,想想看虚弱的胃肠怎么能承受得了?松浦弥太郎讲:“随时调整平衡,心系协调之美——在食物、运动量和与人的交往方面,不偏倚是很重要的。前几天吃多了,今天就控制下吃点简单的食物。放任欲望,只顾将眼前的事物过分摄入的状态是不行的。调整平衡,保持稳定且不停止地前行是铁律。”于是下定决心,要重新恢复清淡饮食的节奏,并且让生活重新规律起来。
今天早上吃了两个包子、五六个鹌鹑蛋、半个苹果和一杯酸奶,属于低盐低脂的健康早餐。前段时间早上天天吃炒粉,商家为了让味道好吃,放了好多盐和油,成了典型的垃圾食品,这一吃就是三四天。我就纳闷了,最近这一个星期不知怎么搞的,饮食起居各方面毫无自控力,纯粹是脚踩西瓜皮,溜到哪里算哪里。吃的方面是这样,阅读的方面也是如此,看了大量的垃圾信息,简直是在践踏生命。可是还别说,挺爽的!哈哈!
这段时间每天晚上都在看电视剧。在我看来,看电视剧有以下几个“好处”:一是避免了到手机上看垃圾信息和垃圾视频。网络上有很多制造焦虑和虚无情绪的信息,容易让人产生精神内耗和精神空洞,电视剧虽然也无聊居多,但一般情况下不会引发不良情绪。二是可以让头脑和身心放松。我觉得这是电视剧最大的娱乐功能。脑袋在阅读和思考的时候,会经常处于紧绷状态,时间一长会乏味,看一些比较搞笑的电视剧,可以清空脑袋,让精神大大好转。三是看电视的时候也是与家人交流的时候,家人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与电视剧相关的话题,增进彼此的亲密感。
我个人偏重于轻喜剧风格的电视剧,前段时间看完李佳航主演的《破事精英》之后,又开始看两部古装轻喜剧《兰闺喜事》和《我有一个朋友》,前者是家庭的日常生活情景剧,剧情肯定是无脑的,但妙在清新搞笑的情节,让我一直看得笑眯眯。至于《我有一个朋友》这部剧嘛,台词太夸张搞笑了,古代的词汇和二十一世纪的词汇结合在一起,再加上演员们夸张的表情和举止,让人简直分分钟出戏。是的,观众一看就知道演员是在“演戏”!然而还别说,在捱过前几集的不适感后,只要适应了剧的风格,还真的可以作为一个消遣剧看下去,反正我还是看得挺开心的。不过现在电视剧演员的门槛也忒高了,《我有一个朋友》里演员的颜值都接近了天花板,而且气质独佳,虽然这部剧的分值不算高。
上面这些东西哗哗啦啦写下来,其实就是描写我最近这段时间的生活状态,简单来说即“吃喝玩乐,毫无节制”。放纵完了一番后,视情开始稍微收敛收敛,毕竟我还想在自己的人生中正襟要表现一下的。
在文章快要结尾的时候,我的脑袋里冒出了一个小念头,还是和电视剧的话题有关。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这种类型的电视剧,无论从剧情、风格、台词以及演员的挑选等方面,他们都是瞄准精准的受众群体的,也就是90后和00后这几代人,只要抓住这块市场就可以了。别的年龄段兼顾得到就兼顾,兼顾不到也无所谓。像我们这种70、 80后的,刚开始看这种类型的剧还有不适感。我是后来适应了,肯定也有相当一批七八十年代出生的人弃剧。每个时代都有适应每个时代的电视剧和看这个时代电视剧的人,然后时代滚滚向前,任何一个时代的人若不与时俱进,就一定会被时代所抛弃,最终成为一个固步自封、墨守成规的人。这也是少数有识之士,为何不敢放弃“终身成长”的原因之一,时代变化太快了。
想起了最近观察到的一个有趣小细节:抖音里面有一个网红,经常模仿上世纪90年代的一些三流歌手,穿着那个时代的衣服,以那个时代的演唱风格唱一些流行歌,视频的播放量和点赞量都非常高。在这样的视频里面,最辣眼睛的是——演员的肥大裤要带上,一边别着一个 BP机,另一边挂着一大串钥匙,以45度角仰望天空的姿势放声歌唱。看完这类视频,我禁不住瞥了一眼自己的裤腰,一大串钥匙正在那边挂着呢!再看看其他和我同一年龄段的人,一串串的钥匙在阳光下叮当响!我们逃不过时代打下的烙印和习惯!
讯飞语音输入80分钟,全文1700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