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于丹老师的内容写的太过直白,也许是我知识不够丰富,很多地方看了并无法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只能像写作文一样,浅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和享受生活的方式。我呢,喜欢在下雨天听着雨声,喝茶、看书或练字,亦或是听着轻音乐打扫小窝,让自己眼前一亮,满满的都是成就感。这是目前为止我最享受的事情。 也许,正是因为我现在的太容易满足,才会让我变的如此,没有太高的追求目标,又没心没肺的活到现在。往事不去提,未来不幻想。
就像书中的于丹老师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写了一封信,我曾经也想过给自己未来的孩子写一封信。可是我却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那时的社会又是怎样的,我的信会不会起到作用,孩子长大后看到我的信,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妈妈很傻。
于丹老师在写的时候却没有过多的去想以后会怎样,而是将自己想要对孩子说的话都写在了信里。信中的那些内容,我真的是一点也没有留下,或许是因为在我在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心里只是在想着,盘算着,是不是我也应该给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的想法里出不来,才导致这样的结果。~…
其实每读一本书,我都会写一篇读后感,但是脑子就像忽明忽暗的灯泡一样,一下明朗,一下灰暗,记忆中的章节也是断断续续。有时我都觉得自己不会读书,因为我无法找到书中的关键处,无法抓住书中的重点,只知道看到觉得好的短句和诗句会记录下来,看到好的见解和不同的做事方式会对自己反思,我想也许真的应了那句话:当你和别人不在同一个知识层面的时候,别人说什么你都会觉得是对的✧٩(ˊωˋ*)و✧,因为你没有可以反驳他的道理。
于丹老师在她的大学时期,找到了自己那一束光,在敦煌莫高窟沙漠里的晚上,那个小小的身影,靠着一束光倔强的蹲在沙漠中央,有手电就可以天不怕地不怕。这篇文章也是我记忆最深的。我不羡慕她在那个年代,那么年轻,就可以到敦煌莫高窟那么远的地方去旅行,我羡慕她可以在一次旅行中,找到引导自己的那束光。而我,连那束光是什么我都不知道。
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每走过一座城,就有一段感悟。有欢喜,有孤独,有忧伤,学习到新的人文,见到没见过的东西,去了人人向往的天堂,让我感到欢喜。看到别人三三两两的,边走边谈笑,让我感受到了孤独。虽然孤独却并不觉得寂寞,风,拂着我,陪着我;山,绕着城,陪着我;就连夜晚的霓虹灯都是如此,照着我,陪着我。我并不是一个人在行走,我同这个世界共同存在着的。但是我却始终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读文的时候我便在想,那束光是什么呢,是指引我前方的那束光吗?而我,是不是应该也去一次敦煌的沙漠那里,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束光?
关于节气,我觉得现在社会中的人们,哪里还知道节气的存在,估计没有多少人可以说出24个节气了,包括我。城市的生活太过浮躁,大多数人的日子都和复制粘贴的一样,至少我目前所知道的这个阶层是这样的,而这也是差距。
对于城市, 我更喜欢现在的农村,生活节奏不快不慢,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感受得到季节更替,时间在游走,从未停止。感受春天仙境般的晨雾,看着刚出头的鲜芽和嫩苗,跟着鸟儿起个早。听夏天的蝉鸣,摇摆着蒲扇,坐在树下乘凉。体会秋天丰收的喜悦,抱着硕果,顶着艳阳,嘻嘻哈哈的说笑。去打冬天屋檐下结成的像琉璃一样的冰花,和儿时一样当成冰棒吃下,同小伙伴们到雪地里找动物们的小脚丫。
这些在城市里的孩子这里是没有的,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气,就连夏天出个门,都担心他会不会因为中暑而晕倒。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露个脚踝露个腰,也就路上冷,反正到哪都冻不着。那就更别说春天和秋天了,若不是因为春天有新生,秋天有黄叶,仿佛都觉得一年只有2个季节,就是夏天和冬天。
现在的孩子们没有了早起的习惯,晚上更是不知点的玩手机和游戏。认为8点起床已经是早起。古人说的辰昏定醒,也早已被现代人抛弃。就连最大的节日春节,也没有了春节的气息,华夏文明正在慢慢的被淡忘,远古神话慢慢变成了笑话,一切还像于丹老师那个年代的样子吗?我觉得不是。
农村还是有些礼节的,逢年过节窜窜门儿、走走亲戚、送送礼,长长短短的唠唠嗑儿。而我们,一个人在城市里只知道端午了吃个粽子,中秋了吃个月饼,就像这些节日本就和我们没有关系一样。所有有一切全部都简单化,还是越简单越好的那种… ,巴不得都取消这些费银两的节日。
我觉得很少人能够做到内心极度平静,遇事波澜不惊。或许有,但是很少。在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多数人是无法做到内心的平静的。想要的东西太多了,如何能什么都不想呢?
个人的攀比心与利益心,已经占据人们大脑大半储存空间,绝大多数人与行尸走肉一般无二,没有自己的灵魂,没有自己追求,日复一日的工作,却是在根据别人追求,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这样的人生是可悲的,因为对这个社会而言,他们是麻木的,如器械一般。
“有求皆苦,无欲则甜,一念放下,万般自在”,说到底,不过是知足常乐。
快乐的活在当下,尽心就是完美(⑉°з°)-
2020.4.12
王小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