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心绪潮起潮落。仿佛是老天在考验我似的,不断有新的刷新认知的事儿,在刺激着我那敏感而微弱的神经。
Chapter 1:来自摄影师的暴击。
最近跟朋友在合作服装,我主要负责项目管理。10月份的上新,为了提升拍摄效果,我们决定尝试找摄影师来拍摄。通过微博海选,锁定了几个风格还算喜欢的摄影师,然后就是询价的环节。
之前并未接触过这个领域,对拍摄价格处于完全没有概念的状态,我以为,跟空间摄影,应该差不多吧。就几身衣服,估计撑死2,3个小时就收工,不过既然请人干活,肯定得有预算,我猜,可能怎么也得准备个1000大洋吧?
事实证明…我实在太屌丝,太naive了…
摄影师,也是有不同梯队的,联系的几个摄影师,除了拍摄风格有所不同,在报价体系方面,也是各有千秋。
摄影师1号:室内8K/户外10K(8h以内),场地道具自备,底片全送,修图由修图师操刀,需另收费;档期较满,如果是熟悉的风格,可以接,其他风格的,近期没空不接单。
从该摄影师的po图作品来看,成片效果高级感满满,非常养眼。除了贵,应该没有别的缺点。
摄影师2号:今年5月刚毕业的妹子,人像作品挺有感觉的,微博看起来很低调,估计还没怎么频繁接触街拍or淘宝片,沟通过程比较害羞,往往要考虑很久,才回答一个问题(我非常确定她不是故意不回,就是还处于触角在不停外探的一种心理状态),4000元/天,8小时,超时算500元/小时,修片另外收费,还不低…
感觉,未来可能会成气候。
摄影师3号:一个很成熟的商业服务提供者,经验已经非常老到了,一口价,按套收费,有起拍门槛费用,平时接触的类似客户应该非常多。算下来,一次拍摄,1500打底,3000是正常价,跟人像相当。档期也很满,一天可以拍两场。胜在行业经验丰富,效率非常高。
我张大嘴巴问朋友:这年头,拍个2小时照,就得花这么多钱?
朋友跟我说:在我的价格预期范围内呀~那个8000的,我以为她起码1.2W-1.5W呢!
好吧…我穷,算我输。
还记得刚工作那会,有一次在车展现场,不知怎么滴,得知我们御用摄影师,一天的拍摄报酬是5000元,差旅食宿还都是我们买单。
屌丝如我,内心惊叹:你一天的工作,岂不是能抵我一个月的薪水?
一直以为,那是大公司大品牌的商业行为,有钱就是可以任性。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呵呵哒~~这还只能算是一般不算高的!
Chapter 2:睁眼发现账上新到了500美金…
跟宜家养活了一堆Hacker创业公司一样,Airbnb的全球崛起,也养活了一批周边创业者。一度为我们津津乐道且活得很滋润的,就是那些专门做优选的第三方平台。
不过,就像今年开始,宜家逐步推出了自黑系列,跟Hacker们争夺市场,牛逼如Airbnb,怎么可能会放过优选这块肥肉呢?
2017年的Airbnb Open,Brian就确认了将大力发展Plus业务。上海也入选了首批城市名单。
But,Plus的推进,可以说是,远远没有达到预期中的进展。
我去年有3套屋子进入了Plus候选名单,实际的体验么,只能说还是挺操蛋的。
有一套屋子,摄影师上门拍过了,但是后来,怎么都找不到照片了,不晓得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导致今年到后来大家实在觉得没法继续了,重新安排了拍摄;
有一套屋子,原本一切正常,突然,赶上了小区大修,连吃了几个大差评,直接导致迟迟达不到评分标准,无法上线;
还有一套屋子,提了一堆整改意见,关键是,个别的整改意见,我都不晓得该何从下手…
于是懒癌拖延症晚期如我,意料中的结果就是拖拖拖拖拖拖拖…
在拖了已经接近一年,即使明知道上线后的C位流量不是开玩笑的,还是没能让我有足够的动力勤奋起来。
然后,这个僵局,就在某天我突然收到了一封邮件,说如果我可以做到X月X日之前完成整改,会给你3XXX的补助款,脑海里的念头竟然是:鬼信…
但我还是点了那个“接受”的按钮,反正点个按钮又不要钱,不费力…
然而,再之后的一天,早起睁眼就收到了系统邮件,说,补贴已经发到你账上了…我几乎是从床上蹦起来的:还有这种操作???
以我去年在国内互联网电商平台待过的那么一丢丢短暂的时期,对补贴的理解,如果换作国内平台,大概的策略思路是这样的:
- 经过缜密的计算,最后的补贴额,应该最多也不至于会超过5XX(对比依据:Airbnb的新客补贴,是满500减200;我们曾经自己给出的补贴政策,是总价200,但是被拆分成了N张新客券:满100减8,满200减20,满500减50,满1000减100…),作为用户,确实觉得,补贴只有足够震撼,才能牢牢占据人心;
- 按照我们惯常的补贴思路,肯定是,你承诺要做,那么你先做,做到了,我审核完毕没有问题,给你发奖励。通常,从接收信息,到最后收到奖励,可能60天都不止了…更何况补贴还是那么一丢丢小利,根本没啥吸引力的。Airbnb的操作思路:我直接先给你了。尼玛…这绝对是一次心理学的牛逼应用。如果说,对于可能得到,也可能得不到的奖励,大部分人,动力还是不足的。但是,对已经获得的奖励,如果生生要重新拿走,绝大部分人,肯定也是不乐意的。我得打心底承认,作为一个渺小的小B玩家,我对这份奖励没有任何抵抗能力…跪着也一定会如期完成。
这一天,我都沉浸在Airbnb带来的震撼中。
我是打心底里喜欢、认可、爱护这个品牌,这个平台,当然,这也是我目前赖以生存的土壤。
但同时,仿佛宿命论一般,国际互联网巨头,无一例外,最后都会在国内铩羽而归,所以,基本上我觉得最后国内的民宿业巨头,十有八九不会是它。最后剩下的,不是途家就是榛果,个人看好榛果~
撇除现实竞争环境不说,单说态度,Airbnb的做事风格逻辑,我绝对是服气的!倒不是说我真的拿到了多少好处,毕竟…对一个商业体来说,逐利是本能,羊毛出在羊身上。而是这种,要么不出手,出手就让对方毫无招架之力的魄力、志在必得的决心,让我发自内心的respect.
套一句喜欢的Uber的slogan:Born to be proud.
久久不能平静…
Chapter 3:网红背后的女人,月入30万
昨天,shock到我的,不是zly和fsf的官宣,而是睡前刷到的一篇<我要WhatYouNeed>推送的大作:《我是网红背后的女人,月入30万》。当时看完,就觉得,100000+,妥了。
关于网红这个话题,说个身边人的事儿~
我有一个十八线小网红闺蜜,“网红”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以及很多如雷贯耳的名字,都是她带我见识到的。她是跟我年龄相仿,关系亲密,且我身边少有的不正经上班的人儿~
她的商业直觉,是与生俱来的。据说,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就能在班里面靠卖文具赚取很多零花钱。
我第一次见到她,跟她一起吃饭,那会我还在P上班,从学校到公司,身上还透着浓浓的活在象牙塔不谙世事的天真。而她给我的感觉则是,整个人都在发光。
我那时候非常惊讶,她是个有着双重身份的人诶~一方面,她就在我身边,跟我们一样,读着差不多的书,毕了差不多的业,过着差不多的生活,然而,镜头一转,她是个微博有着上万粉丝的“网红”yeah!
天啦噜~世界太奇妙~
我们特别喜欢彼此交流想法,畅想人生,当然,客观现实也是,我们是彼此身边少有的,可以深入交流这类话题的知己。
我跟她相识于2014年,她跟我说,读研时,跟导师不对付,觉得不好玩,于是自己开始倒腾淘宝。等到2012年毕业的时候,店铺已经十分有声有色了,并且她直觉淘宝女装接下来应该会面临一轮井喷,绝对有前景!
但是,家人不同意…觉得读了多年书,如果不好好找工作,去卖衣服,算什么?
事实证明,淘宝女装的市场就仿佛坐上了直升机,一骑绝尘,把所有其他品类甩出N条街。
她也不无失落的跟我们调侃:当年如果能硬气一些,豁出去干,这会没准早就财务自由嘞~
15年的时候,错过了网红经济爆发期的她,对店铺这事儿还是不死心,卷土重来。可惜,离开太久了,江湖早已变了天,粉丝也已经换了一茬又一茬了。她发现,想重新塑造起对粉丝对影响力,还是很困难的。毕竟,跟她一起成长起来的微博玩家们,没准都早已不玩了;新成长起来的玩家们,有自己follow的idol,也很难被吸引。不上不下,是最尴尬的。
苦恼中,她发现了一个商机:想红的博主那么多,但是能红的太少嘞~我虽然已经“过气”了,但我知道怎么样能红呀~所以,不如改去幕后,做网红孵化器,这事儿,属于可以批量生产的。孵化100个网红,哪怕99个都没红,有1个红了,就能赚到盆满钵满!
哗啦啦~看着她华丽丽的滔滔不绝,我内心只有一个观点:你丫,牛逼……
当然,这件事儿,我们并没有哪怕付诸过0.01%的行动。毕竟,一个网红孵化器,那成本投入…也是个天文数字。
闺蜜对服装是真爱。
尽管在当前的白热化竞争态势下,想要火爆,基本是不可能的了…但也一直没放弃,坚守内心,做自己喜欢的衣服。我觉得没毛病~
但毕竟每一期的出新,都是要大把大把的软妹币投进去的。目前最大的掣肘,应该收是来自于供应链的压力。
像这种小店铺,根本没能力养自己的工人,只能找小工厂。
但是呢,你的销量上不去,产量势必不高,在工厂那边就没有话语权,各种看人脸色。如果走小批量定制,势必制造成本过高,在市场上也没法形成竞争力。
目前市场上能找到的大部分工厂,还是以大单加工为主,有起做量。但是,如果销售带不起来,留下的就只有库存了…
闺蜜又非常认真的跟我探讨过,淘宝供应链的商机。
真的是好欣赏她~
我对市场前景,毫不怀疑,但最后闺蜜是不是这个池子里的玩家以及赢家,就不是我能预测的到的了。
网红背后的女人,侃侃,这波宣传应该流量呈几何指数上涨,这个月起,应该就不是月入30万啦~
通过最近的这三波风暴,我在思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几人能抵抗住诱惑,不去想,不去对比呢?
至少我没做到…
我们过的,都是差不多的99%的人生。
家中既没有矿,自己也不是天选。
从小到大,既没有觉得自己很特别,很优秀,也没有觉得很差。
二十多岁的年纪,走出校园,脸上洋溢的,脑里装着的,都是对未来的憧憬。不说改变世界,起码觉得,绝对有能力立足。
然而,生活在无声无息中,一点点撕开伪装,露出本来的面目。
原来你自以为放弃了稳定,选择了一个良好的职业开端,才发现,你加班加点努力工作认真表现,所获得的,还不及人之1/30;
你自以为放弃了原本的赛道,想实现弯道超车,作为回报,也获得了相对的自由,和买的起大部分所有,才发现,等待你的真相,则是无时无刻都得面对的不安全感,以及,分分钟被碾压的无力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总是有人,不光比你优秀,而且是碾压式的优秀;
总是有商业,不光是牛逼,而是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来刷新你的认知,而你只能感慨:卧槽,还能这样?!
曾经有同事对我的评价是:商业,需要有足够的想象力,Jing姐,你适合做做小而美~
我大概率是成为不了赚钱的好手了…
但是,在还没有自我放弃的前提下,只能退而求其次。我这辈子,终极目标就是:自由。能随心所欲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喜欢的事儿。
如果,折腾了半天,发现这辈子注定不会有大出息的话,我目前能憧憬到的美好未来,就是在全世界每一个自己喜欢的城市,都可以拥有房产,并打造成倍儿接底气的民宿,来安放我那还算有趣的灵魂~
以及,见一见全世界有趣的人们~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