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

作者: 艸祭 | 来源:发表于2020-11-27 14:25 被阅读0次

    之前住院,《围城》看了一半,便搁下了。记得方鸿渐在去三闾大学的路上,近日拾起而阅。看至酣处,夜色已深。方鸿渐与孙柔嘉吵架,要去重庆投奔赵辛楣,我欲了解后事如何,急忙翻页,却发现已到尾声......先生于此结尾,妙不可言,给后人留下无限遐想。可像我这种喜欢看故事的人,依然是希望先生接着写下去的,不禁叹气......

    初读《围城》,便有“三步一小笑,十步一大笑”的感觉,不得不佩服先生的语言之幽默,学识之渊博。

    “俾斯麦曾说过,法国公使大使的特点,就是一句外国话都不会说;这几位警察并不懂德文,居然传情达意,引得犹太女人咯咯地笑,比他们的外交官强多了。”

    “他们天涯相遇,一见如故,谈起外患内乱的祖国,都恨不得立刻就回去为它服务。船走得这样慢,大家一片乡心,正无处寄托,不知哪里来了两副麻将牌。麻将当然是国技,又听说在美国风行;打牌不但有故乡风,并且适合潮流。”

    方鸿渐找爱尔兰人买文凭,只给了十美金。被先生称为“这事也许是中国自有外交或签订商约以来唯一的胜利”。文章多讽刺之意。又如把鲍小姐称为“局部的真理”、“摇篮里睡着的小宝贝”。从未觉得语言可以如此诙谐。

    阅读此书亦有不少的困难,因先生用词之广泛,吾见识之狭隘,故每至惑处,需查阅资料,方知其意。如先生用了“黑甜乡”这个词,出自马致远的《陈抟高卧》,是梦乡的意思。

    英国人说:“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法国人的说法是:结婚犹如“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围城”二字便脱胎于这两句欧洲成语。小说中方鸿渐在同苏文纨的谈话中已经认识到这个道理,但仿佛人们不亲自经历过种事,便不会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于是方鸿渐先后进入了爱情、工作、婚姻三座城中。

    方鸿渐满怀期待地去追求唐晓芙,却被拒绝了。苏文纨主动向方鸿渐示爱,收到了拒绝信。赵辛楣从小暗恋苏文纨,却也毫无结果。最终结局倒有,苏文纨嫁给了曹元朗。方鸿渐与赵辛楣共赴三闾大学,两人走出爱情的围城,进入工作的城中,却发现尽是勾心斗角,尔虐我诈,不如人意。赵辛楣辗转到重庆,开始仕途。方鸿渐与孙柔嘉步入婚姻的城堡中,离开了三闾大学。方与孙经常吵架,最后两人决定散伙。

    方鸿渐最后明白了“围城”这个道理了吗?书中说他学的是哲学,或许他能明白呢?即使明白了又有什么用呢?只有祖传的老钟对他的人生表示感伤。也许这也是钱钟书先生写这本书的一个用意,让人们对人生有更深的思考与权衡。

    先生在序中说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对人的讽刺无疑是对传统文化和盲目崇洋的批判。至于先生所写的那个社会,我只能用动荡不安,民不聊生,新旧交替来形容。仔细看了相关资料,才知道是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统区的国政时弊和众生相进行抨击,包括对上海洋化商埠的腐败堕落、内地农村的落后闭塞,对教育界、知识界的腐败现象的讥讽。

    我对方鸿渐没有什么好感,可是到了结尾,看到这个细节描写:“经过一家外国面包店,厨窗里电灯雪亮,照耀各式糕点。窗外站一个短衣褴褛的老头子,目不转睛地看窗里的的东西,臂上挽个篮,盛着粗拙的泥娃娃,和蜡纸粘的风转。鸿渐想现在都市里的小孩子全不要这种笨朴的玩具了,讲究的洋货有的是,可怜的老头子,不会有生意。忽然联想到自己正像他篮里的玩具,这个年头没人过问,所以找职业这样困难。他叹口气,掏出柔嘉送的钱袋来,给老头子两张钞票。”忽然对方鸿渐产生了好感,至少心存善良,即使是一种对自己的命运感慨而波及他人的怜悯。很巧的是我中学时写过的一篇小说与此景非常相似。同样是衣服破烂的的老头子,同样是在琳琅满目的面包店,不同的是路人认为老人不存在,客人则是厌恶的眼神,店里的老板更是威严相拒。那是个冗长的黑夜,只有路灯散发着微弱的黄色光芒......于此,枨触于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ex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