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作者: lizongxu | 来源:发表于2017-07-31 21:23 被阅读34次

我们仔细地看《西游记》,不难发现作者是一个对佛教教理非常通达的人。菩提老祖,即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是《金刚经》的当机者。其所居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与他的这一身份是相称的。“灵台方寸”与“斜月三星”都指的是佛教的“一心”。一心在佛教有许多名字:真如、自性、法身、实相、佛性、法性、如来藏、圆成实性、本来面目、本地风光、大圆镜智等。一心的真谛不可思议,不可思即禅宗的“动念即乖、心行处灭”,不可议即禅宗的“开口便错、言语道断”。在此,只好引用莲池大师的话作一个牵强的比喻:“心是无形相的,所以没有任何东西可作为比喻。大凡用来比喻心的,都是不得已,姑且取其仿佛与心的作用有些近似的东西来形容它,使人对于心的概念多少有所领会,但不可以认为心当真如某种东西。试举一例,譬如以镜子比喻心,大家都知道镜能照物,当物还没有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把物的影像摄入镜中;当物正对着镜子的时候,镜子不会因为物的好恶美丑而生憎爱;当物离开镜子的时候,镜子也不会把物的影像保留在镜子里。圣人的心常寂常照,寂则一尘不染,照则遍觉十方。此心既不住内,不住外,不住中间,三际空寂,而又无所不住,无物不照。所以用镜子来比喻心,只是取其某些略似而已。究极而论,镜子毕竟是一种没有知觉的物体,心难道也象镜子那样无知吗?而且镜子在黑暗中便失去作用,怎能比得上心的妙明真体常寂常照。以此类推,或以宝珠喻心,或以虚空喻心,无论用哪一种比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个人拙见,供参考,阿弥陀佛!

相关文章

  •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灵台方寸山 斜月三星洞”都是字谜。斜月三星,即指“心”字,灵台方寸,是指“寻”,即“寻心”。 千峰排戟,万仞开屏...

  •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我们仔细地看《西游记》,不难发现作者是一个对佛教教理非常通达的人。菩提老祖,即须菩提,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

  •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群猴在山中日日欢乐,突然有一天,猴王悲从中来,感叹岁月无常,如何才能永葆生命之花常开不败?  因此,猴王毅然漂...

  • 为什么很多人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孙悟空为求长生不老,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方寸山,拜入菩提老祖门下。菩提老祖住的地方有副对联:“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 从另外的角度考虑《西游》 第一期

    西游记里孙悟空学艺之地,有对联云: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而三星洞就大有说法了,下面来谈谈我的说法 西游记心机好深...

  • 改编短文▪大闹天宫(下)

    那人是谁呢?原是孙悟空的授业恩师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祖师驾到。仙人脚踩祥云,手挥浮尘,匆忙赶到。 ...

  • 原创诗集精选

    《心念》 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山。 杂念常扫除,量若比瀛寰。 秉公无私求,持正不歪偏。 待人要诚笃,善良处世间。 ...

  • 悟空寻师,遇一樵夫

    题目:孙悟空寻师,遇一樵夫,指引悟空说: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师。...

  • 西游记之看图说话|猴王入门记

    猴王来到山前,看到一个山洞,山洞上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终于找到那樵子所说神仙之处。 在洞口前,踟蹰观望...

  • 菩提祖师

    肆 题目:孙悟空寻师,遇一樵夫,指引悟空说:此山叫做灵台方寸山,山中有座斜月三星洞,那洞中有一个神仙,称名须菩提祖...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fd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