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须描述这种痛苦。
简单说来,就是不想工作的痛苦。
更进一步说明,是不想做这件如今被自我深刻体会过的为X公司付出时间和劳动力(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且暂时没有停歇之可能的事情的痛苦。
在上一段落更进一步的说明当中,关键词是:自我体会、时间、劳动。而这三个词才是我如今能够写就的人生简历的本质。
翻过我的简历,背面如下。
时间:工作4年零10天,一共989天,每天平均10个小时,一共9890个小时,约略正好1000个小时。
劳动:消耗>>吸收;今日之健康<<昔日之健康。
自我体会:非常不良好。终至痛苦。
我想要撕碎这种痛苦,当我想要直面这种痛苦时,我必须得知道痛点和苦点究竟是什么?
深究下去,什么是工作?什么是痛苦?工作如何导致了痛苦?
基于我的外部获取——百度百科:
所谓工作:在社会主义国家,工作是社会分工中每个劳动者体现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角色定位。工作就是劳动者通过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将生产资料转换为生活资料以满足人们生存和继续社会发展事业的过程。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社会分工不同。(来源于百度百科)
我的主观理解:工作(至少在社会主义国家)至少包含以下因素: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实现、生产资料的获取、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通俗易懂地说:工作给我钱,给我体面,给我尊重,给我发展,给我高层次的实现需求。
所谓痛苦:是一种广泛而复杂的人类感受。指身体疼痛苦楚;也指精神上的折磨疼痛,希望的破灭而出现的一种心理不平衡状态;也是佛学中对现世人生基本情状的描述。(来源于百度百科)
我的主观理解:仅就精神上来谈,痛苦是一种普适于人类的感受。
通俗易懂地说:是人,就得痛。
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过去4年零10天当中,在我平均日清醒16个小时的情况下,工作时间占据我所有清醒时间的62.5%,将痛苦作为一种大概率的常态(常识意义上),它的发生频次多数出现在我的工作时间。
这也就意味着,工作时,必然有痛苦。
这句话隐含有三层意思:第一,痛苦是必然,但导致痛苦的不一定是工作;第二,假使导致痛苦的是工作,那工作的痛点是什么,痛苦的深浅大小又与什么产生关联;第三,假使导致痛苦的是工作,为什么我没有简单粗暴地放弃工作。
第一层意思大约适用于极少数人,故只细究第二和第三层意思。
工作的痛点是什么?关于这点,我想从薪酬、福利、安全感、自我价值的实现、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来自外界的眼光和评价、和谐的人际关系来讨论。
首先薪酬对极大多数人来说是工作之根本,所谓极大多数人是指那些需要养家糊口,却无雄厚财力背景,出身平平,且并无无比高尚的情操可不贪恋钱财只需糙米一口为社会主义事业奉献一切的人,换句话说,就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于是,养活自己、膨胀的欲望、扩大的责任,令工作成为不得不做的事情之一。由此,不得不做的事情本身,无论是什么事情,都难免使人产生抗拒的心理,不得不做即为失去选择的自由,至于之后的福利、安全感、自我价值、和谐的人际关系等等事项,皆屈居于薪酬之后。遑论现实是通常薪酬与后几者都无法兼得。那么假使薪酬满足了自我要求,关于福利、安全感、自我价值、和谐的人际关系、外界的眼光和评价等等事项,总有不如意之处,且凭借一己之力很难改变。
种种不如意,归根结底,无非不能选择,无法改变,失去自由。至于痛苦的深浅大小自然跟自我忍受能力相关,自我忍受能力因人而异,有些人可忍得较高的薪酬较差的人际关系,有些人忍不得,有些人忍不得也不得不忍着,有些人爱谁谁,老子就不忍了。当我讨论到第三层意思的是,类同的人类范围又缩小一点,要讨论那些忍不得也不得不忍的人。
这些人忍着这一份工作,即使产生无数次离职的念头,却仍然没有选择离职,为什么嘞?很简单,因为源源不断的稳定的尚可的收入。那为什么必须要这钱嘞?其实也不用多说,生而为我这种人的都懂。
那么离开这份工作,就不会有收入了吗?或者更好的收入了吗?答案多半是仍旧会有收入的,可是不见得会有更好的收入。想及此,类同的人群范围仍旧可缩小一点——三十岁左右的尚未婚配的履历平平的没有可以落地的理想和计划的大龄女青年。她还有多少机会呢?
这个女人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离开这份工作怎么办呢?找不到更高薪资的工作怎么办?房贷怎么办?车子怎么买?怎么赡养父母?怎么养育小孩?怎么维持有品质的生活呢?就是这种害怕失去和不敢面对新未来的惶恐令我陷入痛苦的困境。
所以,我必须描述这种痛苦,也许只有当我描述清楚,我才知道如何做?
第一,辞职,另寻一份工作。
第二,忍受这份工作,转变心态。
第一种解决办法,担心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即使找到了,仍旧是囹圄。
第二种解决办法,试了4年,仍旧不见起色。
这种困境深究下去,溯及本源,原因复杂到我无法解释,命运、教育、社会制度、文化环境等等因素都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且困境本身已无法改变,只有越陷越深,换一个陷进去,和偶发性的改变。而我的真实性选择和行动标明我拒绝了第一和第二种方法,所以我真正渴求的其实是偶发性的改变。
对于我来说,忍受并接受困境和誓意挣脱困境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过程。真正令我再一次重新憧憬这种偶发性改变地是一个刚刚辞职走人的女同事。我这位女同事决定放弃工作,考取博士,国内的或者国外的博士,以后致力于科研或者做老师。当我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内心无比羡慕,可与此同时——是那种不差分毫的与此同时——我回忆起在她的个人信息表上见到的父母的教育背景和职位。她不缺钱,且有着家庭的大力支持。而我所面对的是,假如辞职,就和自己断绝关系的父母亲。
但毕竟,我又重新涌起这种冲动——偶发性的改变——改变后我的收入和社会地位不仅不会下降,且会有大幅提升,且能够长久发展,且是我所喜爱从事的工作的改变——这大概和买彩票中奖是一个概念。
我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摆脱那种面临失去的惶恐并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至于不会得到父母的冷嘲热讽。我的计划始终垂死挣扎在这一步。这是为什么偶发性的改变不能发生在我身上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个原因是没有完备且预知不会失败的计划。
假使我能跳过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么我将面临的是如何得到偶发性的改变。
没有选择地,找到自己所爱的,学习,提升,坚持,也许会有成效。
自己所爱的是什么?和很多人相似,我只能说出抽象概念:不被拘束的、自由的、不必看人眼色的、想去哪里去哪里、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能够全情投入的、能有不菲收入的某件事情。而不是:教育培训、IT技术、某种手艺等等具化的东西。计划正是基于目标,没有目标,谈何改变呢?
那么我开始寻找目标:写作、画画、摄影、插画、手工艺皮具、找某一项目创业等等。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试图做过所有的这些,却始终不得要领,并在多个领域的游离中浪费了大把时光。这是最失败的地方。
于我是陷入反思当中,这让我想起淡豹题为《我的青年时代——一代人的爱与痛》的演讲,她演讲的最后两段是这样:
对我来说什么是善?就是追问,我如何能够最充分地经历这种完整,让人生完满。这就是道德生活的可能性。罗伯特穆齐尓日记一句话:写作(或者诗)是一场为了进化为更高级的道德品种而进行的战斗。而一个更好的世界,是我们的人生叙事可以整全,不被打断的世界,是我们对爱和劳动的追求不是几乎必然地让我们陷于困境的世界。
所以我在今天演讲的最后,我想引用帕斯卡的两句话,“我只能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着的人”,以及,“真理根本不存在于无爱的人身上”。
我对此深有体会,必然的困境、赞许那些一面哭泣一面追求的人、并且成为他们。
没有捷径,我必须选择能够让我摆脱困境的某种出路,我甚至要学会不去在乎究竟哪条出路更好,只需要认准一条出路,坚持下去,坚持下去,再坚持下去。最后的结论多么老生常谈,可就是这样。
坚持下去,别无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