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特点如长相等是刻在DNA里的,但是也有一些则是我们依据我们自己给刻意训练的。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爱吃肉,所以不会钻研做肉,做出来的肉的口味和样式很有限,继而导致自己的孩子不喜欢吃,家长会自然而然的认为,是遗传基因的作用,孩子原本就不喜欢吃肉。但其实我们认为的因果,并不是真正的因果。
我们预先假设给孩子下了定义,导致我们日常的语言行为会不停的暗示:孩子就是不喜欢吃肉。孩子自己也会接受这个设定,在不同的场景强化自己的设定,哪怕有时候想尝试一下,脑中也会冒出一个概念说,我是不喜欢吃肉的。这也是心理暗示的作用机理,互为因果,循环往复。
平日里,孩子犯了某种错误,可以评价这种现象,但不要用下定义的语言给孩子定性。可以和孩子一同分析,这个错误是怎么造成的,下次怎么避免,怎么改正。而不能说你就是个笨的、粗心的、不专心的孩子。
孩子基因里原本确实会带有的个人的特点,但是可以用肯定的词语加以引导,给孩子下一个积极的定义,并且向着那个方向调整努力。
孩子像一张白纸,你画什么上去就是什么,孩子也像一块橡皮泥,你努力捏成什么样,他也会变成那个样子。
当然,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先努力把自己捏成想要变成的样子,然后告诉孩子,龙生龙,凤生凤,你就长成我这个样子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