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2日,甘肃白银超级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跑),死亡21人。纵观人类的马拉松史,举世未闻。逝者背后是一个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梨花带雨、寡妇孤童,留给家人的未来是延绵不绝的伤痛。
事情发生以后,脑海里有些问题,一直盘旋不去,这样的悲剧到底能否避免?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近几年马拉松赛事在国内,犹如雨后春笋,几乎到了天天有的程度,这背后是商业化推动的结果。在蓬勃发展的背后,首先是标准、规范的缺失。经一番查询,目前也仅有一个《中国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组织标准》,并没有相关部委的法律法规等强制性文件。如此情况之下,各个城市就有了巨大的操作空间。马拉松运动可以带来很大的人流量,在带动当地的旅游经济的同时,还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所以许多政府喜闻乐见,任其野蛮生长。敬畏自然,尊重生命,成了一句空口号。
发生事故的这天,天公不作美。但是,白银气象局已提前较准确地预报,甚至还短信通知了主办方。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主办方很难正式这样的提醒,毕竟取消比赛,意味着前期的投资打水漂,损失难以接受。但是,面对这样的百公里山路,每千米海拔提升,就有6度温差。白银属甘肃,晴天、雨天温差跨度巨大,再加上风雨,比赛的不利因素瞬间得以累计。但在这样的常识底下,组织单位的组织能力捉襟见肘,连最基本的预案、中途补给、后续补救等等都没有,选手的命一切交给了老天。
事已至此,作为选手们,他们自身又没缺乏预见之处?作为百公里的跑者,相信大多都是老手,从事后出事的名单也可以看出,基本都是佼佼者,属于跑步界的领军人物。依照他们的参赛经验,应以做好了一些相应准备。但有网友指出,为何在这样的极端天气,未穿冲锋衣。提出这样问题的人,应该大多是没有马拉松经验的人。一件几两重的衣服,对于百公里距离,犹如千斤负荷。立志于拿到名次的参赛者,自然不可能背负前行。
天气、选手盲目信任、主办失职,三者叠加之后,造成了这出人间惨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