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语花
从赵孟頫迟到被打屁股,看古代公务员考勤制度

从赵孟頫迟到被打屁股,看古代公务员考勤制度

作者: 渴死之水 | 来源:发表于2018-10-04 17:18 被阅读248次

    公务员是个体面的职业,不仅社会地位高,而且收入稳定丰厚。因此,人们对这个职业趋之若鹜,当今社会的许多青年才俊都试图通过考试,在百万竞争者中谋得一个公务员职位。

    然而,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公务员的管理日趋严格,有些已经当上公务员的人却对此多有抱怨。其实,这些人如果多了解一些历史,就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他们比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同行要幸福得多。

    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形成了对公务员严格的制度化管理,仅就日常考勤而言,一次迟到早退,就会遭受杖责惩罚,甚至可能因此入狱。

    在中国古代,“清”、“慎”、“勤”,是考评一个公务员的基本要素,而对“勤”的起码要求就是遵守日常考勤制度,做到按时上下班。

    为此,古代朝廷对公务员的考勤制度是非常严苛的。一般在卯时,也就是如今的清晨五点左右就要求到岗点名,如果因事出差,那就要在签到簿上写明原因并画押。所以古时上班签到也称“点卯 ”或者“画卯”,这种说法一直延续到了现在。

    虽然有严格的考勤制度约束,却仍时常有人缺勤,有的公务员称病请假,实则在外游玩。宋仁宗时,曾发生右巡使张亿上书弹劾史馆修撰石中立等33人假借生病不赴朝会。宋仁宗十分恼怒,特地下诏警告百官,并制定相应措施杜绝这种现象。规定以后如有多次称病不上朝者,朝廷会派医官检查核实,一旦发现欺诈,必予严惩。

    宋代之所以发生公务员装病不上朝的事,是因为宋朝自开国起就有优待官员的传统,对公务员管理相对宽松,但其他朝代对于官员因病因事请假是有严格规定的。秦汉时期,请病假超过3个月者免去官职。丧假三年,但服丧期间,原来的职务会被别人替代。请假者归仕后,需要通过重新考核才能重新安排工作。明清时期,外官严禁请假。无论病假还是事假,凡是离开就任的岗位就会被立即免职。因病因事被免的公务员,若无重要官员推荐,很难再次起用。明朝时,王阳明功勋卓著,被封为新建伯。但他晚年因身体有病而多次向朝廷请假,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就自行离职了。结果他因此遭到弹劾,他虽然已经在回家的途中去世,还是受到了被褫夺新建伯爵位的惩罚。

    为了防止有人点卯后“溜号”,古代还有上班时间多次点名、抽查的监督方式。在唐朝,就有“频点”的规定:“内外官司应点检者,或数度频点。”如果一次也没参加点名,则以全天无故旷工论处,而旷工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会被按律严惩。

    中国自汉唐以后就有了成熟的文官制度,对公务员的考勤也反映在历代典章制度中。《唐律疏议·职制五》规定,内外官员应上班而不到的,缺勤一天处笞二十小板,每再满三天加一等,满二十五天处杖打一百大板,满三十五天判处徒刑一年。倘是军事重镇或边境地区供职的“边要之官”,还要罪加一等,会被强制劳动一年。《 唐律疏议· 职制四》中,还有一条专门关于点名考勤的法令,大意是:内外官吏每天都有数次点名,点名时未到的,每缺一次笞打二十小板。倘每次点名不到的就算旷工,全天不来上班的,就计算天数,然后按无故旷工的罪名交部议处。

    除上述规定外,唐朝在不同时期,还有扣除工资的处罚。唐玄宗时期,缺勤一天,扣三个月工资,“文武官朝参,无故不到者,夺一季禄”;唐肃宗时期,缺勤一天,扣一个月工资,“朝参官无故不到,夺一月俸”。

    元代的赵孟頫,是中国历史上最顶级的书画大家之一,因其才学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他在元朝至元年间任尚书省兵部郎中,相当于现在的正厅级干部。当时的丞相桑哥考勤抓得很严,规定上班钟声响过,官员都必须到省,如果谁迟到就打屁股,由专门负责的札鲁忽赤(断事官)执法。某日,赵孟頫迟到,结果真的被不讲情面的断事官当堂打了屁股。赵孟頫是赵宋皇室子弟,又是个文人,从小养尊处优,何曾受过这等屈辱,于是他捂着屁股一瘸一拐地去找副丞相叶李哭诉。他说:“古者,刑不上大夫,所以养其廉耻,教之节义。且辱士大夫,是辱朝廷也。”把他挨打说成是朝廷的耻辱。

    由于赵孟頫当时正得宠,所以桑哥也怕事情闹大,于是就亲自去慰问,并送其回家养伤。其后,尚书省的处分办法改为曹史以下的低级官员迟到缺勤者才打屁股,像赵孟頫这样的中高级官员可以豁免。赵孟頫这顿屁股算是没白挨,至少给同僚们挣到了以后迟到不挨板子的好处。

    赵孟頫因迟到挨板子的事说明,即使是蒙古人执政的元代,政府仍然延续了中原王朝原有的那套考勤规矩。

    公务员不但在上班期间受到考勤制度的管束,对于公务员下班后的行为,朝廷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要纳入考核的。古代的上班族也喜欢在业余时间去娱乐场所放松一下,以调剂日常的紧张生活。在明初,有些官员甚至夜不归宿,“下班”后连家也不回,不仅影响家庭和谐,更导致“政多废弛”。后来朝廷下令,禁止官员退朝后嫖妓、吃花酒。据《唐会要》记载,唐代有位名叫张黔牟的大理司直,竟带着婢女一起值班,结果遭人举报,受到处罚。

    严厉的考勤制度是对古代公务员意志品质的考验。尤其是上朝途中,夏天还好,如果是冬季,清晨五点还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几乎伸手不见五指,公务员们就要顶着刺骨的寒冷赶着去上班了,这种辛苦可想而知。他们如果知道现在的公务员实行朝九晚五,该有多羡慕啊!

    在中国历史上,要求公务员早上五点上班的考勤制度起源很早,在《诗经》中,就有描写妻子早晨催促丈夫起床上朝的诗句。《诗经·齐风·鸡鸣》中有:“鸡既鸣矣,朝既盈矣,东方明矣,朝既昌矣。”意为:“公鸡已经开始打鸣,太阳也升起来了,已经到了要上朝的时间,赶紧起来吧!”可见中国古代这种卯时上朝的制度产生于先秦时代,距今已有近三千年了。

    古代和现在一样,大都市中心的房价非常高,一般的普通公务员买不起,他们只能在居住在偏远郊区。由于每天很早就要上班,如再遇刮风下雨,上班途中的奔波就更加艰辛,这也让他们十分痛苦,甚至有了辞职以求解脱的想法。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29岁开始在长安当公务员,一开始买不起房,就在长安渭南租了一套房。因为距离上班地点太远,每天都披星戴月早起上班,到家时又很晚,他为此还专门写了一首诗来感叹上班的辛苦,这首诗名叫《晚归早出》:“筋力年年减,风光日日新。退衙归逼夜,拜表出侵晨。何处台无月,谁家池不春。莫言无胜地,自是少闲人。坐厌推囚案,行嫌引马尘。几时辞府印,却作自由身?”从诗中可以看出,这种每日早出晚归的生活,让他身心疲惫,很想辞职求得一个自由身。

    古时由于害怕引起火灾,所以城市道路和宫廷里都不设路灯,公务员们只能摸黑上朝,结果便是百官“戊夜趋朝,皆暗行而入,相遇非审视不辨”。也因此酿成过悲剧,曾经有人在雨夜上朝时因路滑失足跌入御河溺死。

    摸黑上朝除了因意外导致人身伤害外,还使公务员很容易遭受暗杀等恐怖袭击。公元815年(唐元和十年)6月3日早晨,天还未亮,当朝宰相武元衡从靖安里的宅邸出来,像往常一样乘轿前去上朝。当车轿走到靖安坊东门时,突然遭到一群黑衣蒙面人的袭击。由于天黑,宰相的侍从根本来不及反应,结果武元衡当街被刺杀,首级也被凶手割去。堂堂宰相尚且如此,普通公务员在上朝途中的安全就更没有保障了。

    中国古代公务员可分为京官和地方官两类。地方公务员每天早上参加由当地最高官员主持的会议。凡在中央各机关供职的官员,一定品秩以上,必须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朝会。官员上朝要遵守相应的规矩,除少数年事已高的一二品大员,或被特赐可以紫禁城骑马或坐轿者外,其余人一律步行入宫,随从不得跟入,因而也没人举灯照明。

    就清朝而言,亲王、军机大臣和各部主官上朝时可以有专人打灯引导,奏事处官员、各部院衙门递奏官和各省堤塘官,因需提前将各种文件和报告送达,因而也特许给灯。这些灯光,使普通公务员们也有光可借,以防在黑暗中碰撞或摔伤。他们每天上朝时先集中在东华门外等候,远远看见有灯光过来,便尾随过去,亦步亦趋地跟着走。

    古代考勤制度虽然看上去严苛得不近人情,其实也是有人性化一面的。

    每天朝会的时间,根据议程长短而定,一般不会拖得很长,多在辰时即上午七时至九时就会结束。朝会的结束称“散朝”、“放班”或“退朝”。五代以后,皇帝早朝时通常并不上殿与百官见面,而是将宰相或首辅等一些重臣召入内殿开小会。小会开完后,宰相出来,领着百官在大殿行礼后,宣布退朝。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宋神宗即位之初,韩琦任宰相,遇到小会时间过长,便按照过去的习惯,让其他官员自行退朝。御史中丞王陶认为这是对皇帝的不敬 ,为此弹劾韩琦。可皇帝并没有因此降罪,反而特地下旨,如遇执政大臣奏事到辰时还未结束,“即一面放班”,就是允许百官自己退朝,以后便定为制度,可见皇帝对公务员还是比较体谅的。

    据清代《钦定六部处分则例》记载,京官统一的散值(即下班)时间,规定是春分后于申正(约下午四时)散值,秋分后于申初(约下午三时)散值。照此看来,下班时间很早,而且工作时间也不过八小时。从秦汉到明清,古代公务人员每日上下班的时间大抵如此。但由于普通百官居住的生活区域都比较偏远,离中心区域的皇宫很远,而那时交通又很不方便,所以 回到家时已经很晚,成了白居易笔下的“退衙归逼夜”了。

    古代公务员上班期间的午餐是免费的,而且餐饮很高档,由于是参加朝会官员的工作午餐,所以这顿饭叫“朝食”,又因为是皇帝埋单,故也称“赐食”。 午餐后也有一段午休时间。有些勤奋的公务员就利用这段时间看书学习,给自己充电。宋代史学家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曾说,他任谏议大夫一职参加朝会期间,每天退朝吃午饭之后,便博览唐宋史杂著,同时纂辑自己的见闻以补缀,最后积累成这部专述唐宋典例的《春明退朝录》。

    中国当代实行双休不过二十年,世界上至今还有国家没有双休制。而中国古代公务员早在汉代就已经享有双休了,这很让当时的人们羡慕。 

    我国的休假制度由来已久,从汉代起,政府机关便规定每5天休息一日,称“五休日”。唐代改为“旬优”,每10天休息一日。由于在假日里,政府机关办公活动还是照样进行,所以那时就有了轮休制。

    清朝末年,随着西风东渐,“礼拜天”这一宗教用语开始出现。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开始实行星期日休假制度。由此形成了现代休假制度的雏形。

    中国古代,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文官制度,以其支撑庞大复杂的官僚机构。在这套制度下,即使国家遇上了几十年不上朝的懒惰皇帝,政府也能正常运转,如今西方国家的文官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中国古代的经验。

    与古代同行相比,当代中国公务员是很安逸的,既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福利,还收获了万众的敬仰和羡慕。每天也不必起早摸黑地赶着上下班,只要不懒床,基本不会迟到。起床后可以先锻炼一会儿,然后从容用完早餐,再前往单位,在舒适的现代化办公室里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古代公务员想都不敢想的幸福啊。如果还有所抱怨的话,可以穿越到古代,体验一下那时公务员的工作和生活,没准三天两头要被打屁股。

    附:赵孟頫迟到被杖责一事引自《元史•赵孟頫传》中华书局排印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赵孟頫迟到被打屁股,看古代公务员考勤制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na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