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之酝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49443/d5cf538b308ffaf0.png)
“高山流水觅知音”,春秋时期的俞伯牙,通晓音律,琴艺高超,一日在荒野之中专心致志练琴,樵夫钟子期竟听得出神入化。当伯牙将仰慕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感叹:“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手弹出浩荡奔涌的水声时,钟子期禁不住心旷神怡地赞道:“善哉,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伯牙惊曰:“子之心而与吾心同。”两人结为知己,成为知音。二千多年来,这种充满了纯洁而神圣友情的知音,一直可遇不可求,令人们十分神往和渴求。
因此,人生在得遇一知己时,在茫茫人海偶遇那片与自己相似的树叶时,这份幸运,这份狂喜,这份激动,只能用酒来表达: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49443/0b9bf305eac65cc0.jpeg)
与知己分别,“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与知己相聚,“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醉笑陪公三万场”;与知己久别重逢,“桃李春风一杯酒”、“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甚至冬夜邀约知己,“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酒逢知己千杯少”,酒是友情最好的催化剂,只有通过酒才能表达与知己之间的惺惺相惜,无酒不足以尽吐深藏胸中的抱负与块垒。
酒既然要逢知己饮,诗也只能对知己吟。酒意酣畅,自然诗趣盎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两个有趣的灵魂碰撞在一起,心意相通,话语投机,自然就汩汩滔滔,任意的话题都可以流淌成快意无比的河流: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甚至意犹未尽,还要定下邀约,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更何况自古圣贤多寂寞,才情越高,知音越少。那种深入骨髓的孤独寂寞,剪不断,理还乱,让人寝食难安,令人无处倾诉,只能通过酒来排遣,“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一个人举杯,喝的不是酒,而是高处不胜寒的寂寞。“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白本是绝世不出的天才,又是生性最耐不得寂寞的人,他在《淮海对雪赠傅霭》高喊:
兴从剡溪起,思绕梁园发。
寄君郢中歌,曲罢心断绝。
意思是说,北方席卷而来的大雪,铺盖着江南的天地,更随风远渡东海。梅花却阳春初发,斗寒争艳,红白相间,明月一轮,照耀在洁白的沙滩,天地一派澄彻。如此大雪,便想起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的故事,今天夜晚我也想起了远在梁园的你。为你唱一曲阳春白雪吧,可是不见你的踪迹,你听到了吗?连我自己听了都心酸,谁是知音?
可惜李白终究才情无人企及,曲高和寡,恨无知音赏,世无知音,只能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这酒入豪肠,七分化作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https://img.haomeiwen.com/i20049443/8efc1e4fee13ef61.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