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的进步是由多方面互相影响的结果,智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因素,更多的与你学习的方法、工具、信念和对学习的认知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
妹子们做的笔记超级好看,相当工整,常常被老师拿到讲台来表扬,简直想拿回家去收藏,再看看自己的笔记花里胡哨的,哎,没脸看。大家是不是都感同身受,“这说的就是我嘛”。美观的笔记自然使人赏心悦目,但不代表我们写的笔记就不能看。如何写出漂亮的笔记对我们的学习或许会有帮助,但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写出有价值的笔记。
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什么样的笔记才叫有价值的笔记>这个问题。整篇摘抄有一定的价值,比如说练字了,知道书上写的什么了...这种价值,我想应该不是我们想要的价值。有价值的笔记应是对我们的学习能够起到作用,帮助我们理解或者背诵知识点的笔记。
写出有价值的笔记分三步走:
1、筛选出分级知识点
分级知识点是我根据去年考研经验提炼出来的能够应对各种考试和专业知识的概念(有点自夸了,哈哈哈)。分级知识点就是把知识点按照我们学习习惯分为一、二、三级(特别难学科可以分到四级)。
一级知识点是最基础知识点,分级标准是你抄下来记住它就能够使你辨别出是什么,即知其然,或者学会了一级知识点才能进行二级知识点。比如说我只要记住冠心病的诊断标准,在临床我就能够认出来这个病;中药的功效是什么我记住了,在看到这个药的时候我就能说出来;英语学科,单词则为一级知识点。
二级知识点是知其所以然里的舒适区或者建立在一级知识点的知识点。还拿冠心病说,我知道了什么是冠心病后,我需要去了解冠心病的病理生理,知道是什么机制导致了冠心病的发生;中药的功效我记住了,就可以根据功效推主治;英语单词记住了,就可以继续二级知识点——看文章。
三级知识点是知其所以然里较难部分或者偏僻知识点,这时你的内心会抗拒,它的难度超过了你的知识能力范围,有的可能还毫无规律可循,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理解记忆。在我看来冠心病的治疗方面的知识点已经超过了我的能力,因为涉及到了其他学科知识点,不是一两句就能够记住。四级知识点就是最难的知识点了。
具体的分级根据学科知识点难度、个人学习能力和要求等实际情况来细分,需要大家慢慢体会。
2、经常翻阅,使大脑形成思路惯性
筛选出分级知识点后,一定要拿出时间来背诵知识点,至少要把一级知识点牢牢记住。不背诵不翻阅就失去了我们大费周章整理笔记的意义。在背诵或者理解知识点后多勾勾画画,筛选出其中难记忆的知识点,强化记忆。
3、回归课本,补充笔记
每背完一级知识点或背完所有知识点后要回归课本,再次翻开课本的时候你会有恍然大悟或者熟悉的感觉,这才达到了做笔记的意义。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知识点是当初遗忘的,又有哪些知识点并不重要在笔记上删除掉,哪些知识点已经像1+1=2一样自然在你的脑海里反映出来。当你对你的笔记已经滚瓜烂熟的时候,请你在此刻忘记你对自己的笔记本的成就感。全新的看一遍书,重新整理出更适合现在的你的分级知识点。
我相信按照上面三步走,一步一步踏实走下来,你一定能写出最有价值的笔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