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回忆起大学生活,特别是那时的美食。细细想来,好像都是些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比如今天要说的米线。
图片来自网络这家在学校门口活动房里的米线店名叫“过桥米线”,但老板夫妻都操着东北口音,所以大家都叫他们“东北米线”。他们也确实不是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这是后来吃到正宗的才知道——一个放汤的砂锅、一碗米线和里面放着各种配菜的小碟子,米线和菜都是自己往锅里下的,简直像迷你火锅了,而这家“东北米线”是一锅煮——米线、肥牛、肥羊、鱼豆腐、豆腐丝、油麦菜、豆芽等都搅和在沸腾的汤里。
这家店可以算我们的最爱了,每周至少去吃一次,每次最少四五个人。米线、烧饼和黑加仑汽水是标配,几乎每个人都会这么点,但烧饼太过抢手,经常脱销,碰上没卖光时我们就每人多点一个作为补偿。那时消化真是太快了,总是没到饭点肚子就像漏完了气的篮球,好容易吃到喜欢吃的,恨不能把这个“篮球”灌到爆,所以大家总还要再单加一份米线。齐活,开吃!
别小看这一小锅米线,吃起来也是有讲究的。老板用夹子把锅提上桌时,里面还沸腾着,难以下口。但对我们这些有经验的“饕餮”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我们早已备好了调好麻油和醋的小碗,先舀几勺汤搅拌起来,捞几筷子米线放进去,这样既有味儿又不烫了,吃得那叫个爽快!烧饼也不掰,整个扔锅里,一会就浸透了汤,捞出来放碗里,入味又热乎,刚刚好。一口烧饼,一口黑加仑,一口米线,一口黑加仑,从口到心都乐开了花。吃完米线,再一碗一碗地把汤喝了,肚子撑得圆圆的,满足了。
因为这家米线太受欢迎,有人就传言说里面放了罂粟壳,所以吃得上瘾。但仅根据人家生意火爆就作此猜测我觉得没有道理,如果担心大可报警。然而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毕业后我回学校想再去吃一次时,发现那一排卖饭的活动房全被拆了,“东北米线”早已不知去向,我应该再也吃不到了。
也罢,美好的回忆就让它永远地留在回忆中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