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说出没有病句的话
By|姚石之言
先说一个题外话,
是始于最近挺坑爹的一种句式,
专用于结尾,
包含着心照不宣、意犹未尽和蒙混过关等诸种内涵。
叫做:你懂的!
“你懂的!”
这是一句很有意思的话,
不管你懂不懂,反正对方认为你是懂的。
所以,两种选择,
一种是你真的懂了,双方会心一笑;
一种是你真的不懂,你开始陷入迷失。
当然,多数的时候人们会遭遇到前一种情况。
之所以会有默契,会有会心的一笑,
那是因为双方都拥有同样的知识背景,
且进入到一个共同的语境[注1]之中。
一旦这两个条件没有达成,
那么,这句“你懂的!”可能就会造成不一样的效果。
(此处略去话不投机、似是而非以及各种尴尬若干字)
写作以及阅读的两个过程,
总是发生的两个不同的时空里,
——发生在同一个时空或者虚拟时空里的,是聊天。
在寝室时里聊天,
你可以肆意的点评着很多人、很多事,
而且你可能只需要一些词汇,
就可以把一件事情就完,
然后你的舍友就会明白你所要表达的意思。
是的,这就是最鲜明的“你懂的!”应用案例。
但是,
作者与读者之间要谋求到“你懂的!”境界,
其实是挺困难的。
因为无法直接沟通,
也无法进行知识背景的传递,
也无法进行共同语境的构建,
因此,作者与读者之间交互的桥梁,
必须承担起“翻译”或者“解释”的功能。
正因为双方信息不对称,
所以会造成各种怪异的结果。
而这也恰恰是许多学习写作的人会陷入的困境,
即:
自己认为写得很好,
写得明白且透彻了,
但是,在读者那边却是读得“一头雾水”。
同样的一句话,
或者一些自己认为完整的画面,
却让人听不懂、看不明。
所以,最初的训练一定是从没有病句,没有错别字开始的。
而且最初的训练一定是从简单而直白的表述开始的。
就像是达芬奇的“画蛋”。
写作的训练可以从书写生活开始,
就是从自己身边的环境、人物、故事入手,
把简单的日常描写出来,
让他人能够从你的描述里看到你的世界,
做到明白、清楚,真正的懂你,
那么这初步的学习就成功了。
当然,你会说这不就是写日记吗?
其实,你知道我说的不是写日记,
至于为什么,且听下回分解。
嗯,为什么是下回呢?
你懂的!
注1:"语境”的解释: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来源百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