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社诗词讲座第六讲(金舟老师)
第八章一三五不论
了解过格律诗写作的人肯定都知道“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这个口诀只对了一半。就好像“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这句话一样,不知道后面还有一句“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那1%的天赋。”。如果一味“一、三、五不论”这首诗将会大面积出律。这句口诀可以使用的前提是不犯第七章所列举的避忌。其实还有一个问题也最好不犯,这个问题就是三仄尾。三仄尾就是非韵句以三个仄声字结尾。三仄尾是一种拗,可救可不救,但是初学之人不建议犯,而且三仄尾存在争议,如果去投稿有的审稿可能会拒稿。
“一、三、五不论”相对五言和七言是有区别的,五言只能说“一、三不论”,七言才能说“一、三、五不论”。
知道了“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个口诀的使用前提,我们开始将格律诗正格进行变体,这里我只举一种正格的例子,其余的请自行根据规则用笔和纸进行练习。下面将以下正格进行变体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一、三、五不论之后变为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请大家思考为什么我加粗之处的字可变为可平可仄,而其它的却不能。
以上示例的是五言,七言的是什么呢?七言是在五言之前添加了两个字,这两个字只有第一个可平可仄,第二个字不允许变,其它的与五言一致,七言的请自行写出。
金舟老师,简书名,静坐的行者,湖南郴州人,求学于天府,奔波于帝都,IT从业者。自幼喜欢古典文学,习读三教经典。暇时流连于水山之间,自号青溪散人,擅长格律诗、词牌和古风,现担任海棠社执行社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