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翻译: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作者: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四川人,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父亲苏洵,即“二十七,始发奋”的“苏老泉”,嘉祐元年(1056年),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自偏僻的西蜀地区,沿江东下,于嘉祐二年进京应试。苏轼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当父子名动京师、正要大展身手时,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随父回乡奔丧,嘉祐四年十月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应中制科考试(即所谓的“三年京察”),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后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包括欧阳修在内的许多师友,因反对新法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朝野旧雨凋零,眼中所见已不是“平和世界”。熙宁四年(1071年)上书谈论新法的弊病,触怒王安石,请求出京任职,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山东诸城)知州、徐州知州。元丰二年(1079年)43岁,调任湖州知州,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说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新党抓了辫子,他们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上任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时期在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新党们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救援活动也在朝野同时展开,因王安石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经此一役变得心灰意冷,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并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元丰七年(1084年),奉诏赴汝州就任,旅途劳顿至幼儿夭折。因汝州路途遥远,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被批准,终于选择了常州作为自己的终老之地。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以哲宗年幼为名临朝听政,重新启用司马光为相,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后升为起居舍人、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当看到新兴势力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物及尽废新法后,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抨击旧党执政后暴露出的腐败现象,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至此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再度自求外调。元祐四年(1089年),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今安徽阜阳),也对颍州西湖进行了疏浚并筑堤。绍圣元年(1094年),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任远宁军节度副使,年近6旬的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绍圣四年(1097年),年已62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徼边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他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办学堂介学风,人们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65岁。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苏轼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大文学家,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在诗、文、词、书、画、修心、悟道、自然辟谷等许多方面均取得了登峰造极的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是继欧阳修之后主持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都曾得到他的培养和荐拔,故称苏门四学士,这四人和陈师道、李廌六人并称苏门六君子。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内容广阔,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为宋诗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具有广阔的社会内容,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冲破了诗庄词媚的界限,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词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宋四家”。《黄州寒食帖》是苏轼行书的代表作,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 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注释:⑴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⑵横看:从正面看。庐山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西面看。侧:侧面。⑶不识:不能认识,辨别。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⑷缘:因为;由于。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背景:苏轼于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由黄州(治所在今湖北黄冈)贬所改迁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 团练副使,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参寥同游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诗。
鉴赏:此诗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开头两句实写游山所见,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结尾两句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之所以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是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这两句奇思妙发,整个意境浑然托出,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回味经验、驰骋想象的空间,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首小诗激起人们无限的回味和深思,此诗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的奇秀形象给人以美感之外,又有深永的哲理启人心智。因此,这首小诗格外来得含蓄蕴藉,思致渺远,鲜明的感性与明晰的理性交织一起,互为因果,诗的形象因此升华为理性王国里的典型。
题西林壁【作者&编辑】不了兄
一个疼爱孩子的父亲,一个才华横溢而忧郁的男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