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千亿资本掌舵者陈爽:我曾一夜白发

千亿资本掌舵者陈爽:我曾一夜白发

作者: CFO良师益友公益项目 | 来源:发表于2017-08-25 09:15 被阅读33次

    他是光大控股的“救火队长”,把这家驻港央企从倒闭边缘拉出,并将其打造成管理几千亿港元资产的跨境资产管理公司;他的职业生涯充斥着不可预知的风险和转瞬即逝的机会,敏感、人性、规则也成为这位千亿资产大管家的心理底色。

    陈爽,光大控股的首席执行官,同时身兼数职:香港金融发展局成员,香港中国金融协会名誉主席,以及香港中资证券业协会副会长。

    如今,他掌舵之下的光大控股,从一家以香港证券经纪和上市保荐为主的小型投行,蜕变为一个管理数千亿港元的跨境资产管理公司。

    “救火队长”自白:我曾一夜白头

    1995年,陈爽以交通银行法律事务负责人的身份,第一次来到香港,此行目的是协调交通银行重建事务。当时交通银行仅有香港业务,由中国银行托管。陈爽和同事的任务是将这部分业务从中国银行中剥离出来。

    陈爽由此与香港结缘。2000年,在曾经的老上司、时任光大集团董事长王明权的邀请下,陈爽加入了光大集团香港公司。正是在这个平台,陈爽成就了自己的金融事业。

    起初,陈爽担任光大香港公司的法律部主任,负责处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产生的大量不良资产。七年之后的2007年,他正式被任命为光大控股的行政总裁。

    彼时,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的阴霾渐渐散去,而另一场席卷全球的危机却倏然而至。

    2008年9月14日,美国金融巨头雷曼兄弟因未能获得资金援助,宣布破产。同一天,美国银行宣布收购美林证券。这两个事件令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迅速发酵,并导致全球股市暴跌。

    距离纽约一万多公里的香港“第一时间”受到波及,在接下来的三日内,恒生指数累计下挫16%。至2008年底,恒生指数报14387点,较前一年累跌48%,创出1974年以来最大跌幅。股市之外,楼市、就业市场一片暗淡。

    一场生死攸关的保卫战,摆在执掌光大控股仅一年时间的陈爽面前。他回忆说,光大控股当时持有5笔、共计39亿港元的累计期权,面临重大风险,金融危机发生之前,这种累计期权十分流行,涉及股票、期货、石油等多种资产,在市场稳定时,风险未被暴露,而一旦市场剧烈波动,这种衍生产品,无从对冲,也无法抛售。

    “那时就像一场战争啊,我一夜就白了头,非常惊险,最后没有人救得了你,只有你自己判断。”陈爽说。

    面对光大控股的生死时刻,抉择就在一瞬间。陈爽意识到,全球金融市场的下跌远未结束,于是果断将两笔累计期权平仓。虽然即时亏损4.7亿港元,但同时卖空另外三笔累计期权,盈利2亿多港元。最终,光大控股以约2亿港元的亏损换得重生的机会。

    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陈爽觉得,一个企业对于风险偏好必须要控制得非常严谨,如果不严谨,可能很快就会倒闭,而这个尺度是在每个人心中。

    时过境迁,陈爽表示认可股神巴菲特关于投资的两个规则:“第一条规则就是不要亏钱,第二条规则就是不要忘记第一条。”

    敏感、人性、规则,千亿资管人的心理素描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打乱了光大控股精心策划的转型计划,却也带来了新机遇。

    陈爽回忆,当时经一位光大控股的国外有限合伙人介绍,得知已经倒闭的雷曼兄弟正在出售中国房地产基金,光大控股以85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该基金,改名为光大安石。经过几年的资产盘活,现在这只基金已是行业内最大的房地产基金之一。

    偶然投资光大安石的试水成功,以及基金行业的竞争加剧,让陈爽意识到,要做产业的专家才能在投资界获得长远的发展。此后,光大控股陆续设立多个产业基金,涉及医疗健康、基建以及新能源等行业。2011年,光大控股将中国飞机租赁公司纳入旗下。

    2016年,光大控股与IDG资本联手成立光际资本,专注投资消费、TMT并购机遇,截至2016年底已募资100亿元,并先后投资银联、上海电影艺术学院等项目。此外,光大控股还与分众传媒成立新产业投资基金,专注泛媒体行业的布局,当中耀眼的一笔投资是,拥有秒拍、小咖秀、一直播等平台的一下科技。

    现在,光大控股旗下的36个基金覆盖从私募、创投,产业投资和并购整合等各个投资阶段。截至2016年底财年,基金募资规模达875亿港元。光大控股与首誉资产管理合资成立的首誉光控,管理资产规模达1180亿元。

    不到10年间,陈爽将濒临倒闭的光大控股,一手打造成管理几千亿港元资产规模的基金管理公司。不禁要问,成功的投资人有哪些特质?是什么力量推动着他们不断前行?

    敏感、人性与规则。这是陈爽总结自己多年投资生涯,并认真观察沈南鹏、熊晓鸽这类明星投资人后,求索得到的答案。

    “对市场要敏感,如果你错过了这个,很可能就没有机会了。”投资的时机转瞬即逝,在唯结果论者看来,收益是最终衡量指标,他们却忽略了背后艰难的心理决策过程。

    2013年,光大控股参与分众传媒从美国退市的私有化交易,并向该公司投资5000万美元。2015年底,分众传媒透过A股上市公司七喜控股,实现借壳上市。光大控股为七喜控股股东之一。

    “我们做分众传媒,后来到了A股市场,人家只看到你们挣了这么多钱,可是没有想到当时是冒了一定风险进去的。”

    他说,机会不会天然有,要把握市场的变化,很多时候,在投资的一些行业时,往往是行情不好的时候,这就考验团队的判断能力,管理、盘活项目的能力。

    如果说敏感帮助陈爽发现市场机会,那么规则与人性则是帮助他筑起投资风险的防火墙。他相信“投资靠人”,洞悉和管理人性是投资者的基本素质之一。

    “我们要讲规则,但是也必须讲人性,就是要做顺乎人性的事情。过去大家说道德风险难以防范,其实最好控制风险的方式是让团队和你利益一致。”陈爽表示,他鼓励员工跟投自己的项目,必要时会以成本价给员工融资,“我的钱在里面,你也拿出钱来,大家的钱都在里面,大家都很在乎,利益才会一致。”

    港股错失阿里巴巴?陈爽:规则为大

    对于香港的发展前景,陈爽认为,香港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市场,所有的资金可以自由地流进和流出,没有任何界限,是名副其实的世界级金融中心。即便上海正在崛起,但是相较香港,仍欠缺充分的市场条件,这需要时间慢慢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香港的职业生涯让他对“规则”心怀敬畏。无论管理企业,抑或面对市场上富有争议的话题,尊重规则始终是他不变的立足点。

    对于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的热门话题“宝万股权之争”,陈爽立场明确。

    “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你要认规则,我们有时候很遗憾,很多时候并不按规则来,股东就是最大,作为管理层,要尊重股东利益。如果连现代的所谓公司治理都不能尊重这样的规则的话,那就没有所谓的底线了。”

    陈爽感概,中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同样有争议的话题,阿里巴巴欲借“同股不同权”的方式在港上市。陈爽的立场鲜明,改革和创新仍要以遵守规则为前提。

    他说,如果市场有需要,那要先改变规则,但如果一个规则已经存在,不尊重它而去做一件事情,那是不现实的。同股不同权之所以在美国可以普及,那是因为美国有集体诉讼制度的保护,而香港并没有,若要改革需要计算成本和效率。

    “香港对于符合监管规则的优质企业,当然要欢迎,但规则之外,还要考虑整个香港市场的生态。”在陈爽看来,美国可以吸引诸多同股不同权的科技公司上市,是因为那里聚集了一批投资此类企业的基金,市场可以给予这类公司相对好的估值,而香港未必有这样的环境。

    今年6月,港交所向市场推出咨询,希望设立新板,背后的目的则是希望借此机制,让同股不同权的公司在香港上市,成为现实。

    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也曾表示,现在香港的上市架构没有广泛照顾到新经济类公司,创新板市场咨询为的就是探讨怎样吸引这类企业到香港上市。

    “香港必须要改变自己的环境,创造一个良好氛围,科技创新类企业能够在这里得到比别的市场更好的估值,才能吸引它们来到这个市场。”陈爽说道。

    CFO良师益友公益平台】

    CFO良师益友公益平台由中欧良师益友导师发起,一个旨在鼓励资深CFO/财务总监去帮助其他财务人员快速成长为优秀CFO/财务总监的公益项目。目前已集结了4000+CFO ,10000+财务经理,50000+基层财税人员。

    微信:CFOmentor

    微博:CFO良师益友

    欢迎加入CFO导师志愿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千亿资本掌舵者陈爽:我曾一夜白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zy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