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姑姑
01
我有个私人QQ,空荡荡,没有一个好友。
你要是点进空间就会发现,一条说说没的,一句简介也没的,干净地就像电脑清空重做系统后。
你要是再“移步”留言板,就会看到本孤独用户在里面的自说自话。
我把这叫作:一个少女的自省现场。
上次,有个几年没见的朋友,不知道从哪里发现了这个秘密,嘚瑟又欠揍地去我留言板留下一句话:“哈哈,被我发现了吧!”
草泥马,蠢货,我看别人隐私都是偷偷看的,哪有这种明目张胆挑衅的。
从此,仅自己可见。
没办法,我这人闷骚,很少发朋友圈,更不会找别人倾诉,这块留言板就是我和自己交流的地。
我开心,不开心,都会在这里留下一长串的话。
留言板上,99%都是我自己打的字,剩下1%就是那蠢货。
它的存在就像一剂镇定剂,只要一针下去,那些堆积在我心里的,说不出的情绪,就会从这里莫名消解。
时间长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在当下碰到的棘手问题,意外地,能在以往我给自己的留言里找到答案。
像是以前看过的穿越类电影,年老的主角穿越回年轻时代,教当时的自己如何做选择可以避免灾难。
不一样的是,我这个反倒是让过去的自己来开导现在的自己。
别说,还挺管用。
02
比如:最近在思考的关于“意义”的问题。
早几年我过得很迷糊,很多事情,从不过脑,就那么莫名其妙地去做了。
大概是工作后,“性价比”这个词被死死地锁在我的脑子里。
我开始在意所做每件事的意义,习惯精准计算它的性价比,没意义的,不做;没结果的,不听;没收益的,不选。
叛逆期的我,对抽烟纹身的小姐姐充满崇拜与向往,工作后的我,对高效率高收益充满要求和期待。
我认为,这是作为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能力,就像老板们都想花最少的成本谋最大的收益一样,我也想当老板啊,那就得提前演习高效率生活,不做无意义的事。
这种习惯给我带来的东西有好有坏。
好的:工作精准,效率较高。
坏的:对很多事的热情都短暂,觉着,意兴阑珊,颓废无趣。
大多时候,我不快乐。
哈,可见我这人有预知未来的能力。
要不然,2017年6月11日,我怎么会在留言板留下一句那么具有针对性的话:
“意义是人赋予的,坚持一些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被人赋予意义。”
我试着回想那时候的自己,却发现记忆早就模糊了,我甚至不知道这句话是自个儿领悟出来的,还是从别的地方摘抄下来的。
但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脑子里走马观灯似的,“放映”了许多事。
我想起,那些年我做的当下看起来似乎毫无意义的事,都被现在的我赋予了意义。
03
比如:2015年元旦的百里毅行。
我一个心脏不太好,走几步路就觉得累的人,在朋友的鼓励扶持下走完了一百里。
我记得,我和朋友奔跑在大大的广场上四处找厕所,而一个男生同伴却为了保证行程顺利,一个劲的让我们憋着。
我记得,沿途枝桠比较矮的小树都被好多人掰断用来做拐杖。当时的我们一边吐槽别人没素质,一边又着急自己咋找不到一颗能掰倒的小树。
我还记得,我们每当看到前面有一拨人的时候,就假装不累,唱着歌,鬼叫着从他们之间跑过。再竖起耳朵听见被我们反超的那群人说着:看看人家,多棒。接着,在前方停下,喘着气,哈哈大笑。
那个黑夜,走了七八十公里的自己,心脏正在“不规律”的跳动,我真tm害怕自己猝死。
有什么意义呢。当下除了腿疼腰疼屁股疼,还真没啥意义。
我揉着疼了一个星期的腿,恨:以后谁去谁傻逼!
可在之后的几年里,我却时常想起那时的画面,就连现在,我也能清晰地给你们写出当时的场景,这就是意义。
我还意识到,每个人对自己潜力的定义是有误差的,就好比,以为30里是极限的我,走完了全程。
那些你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或许你真的可以做得到,这也是意义。
还有个最重要的意义:它成了我未来几年吹牛逼的素材。(狗头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