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对象是否存活算法
1、引用计数算法
对象中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存在引用计数器加1,引用失效减1
难以解决循环引用的问题。 objA.instance=objB // objB.instance=objA
2、可达性分析
当一个对象到GC Roots没有引用链(GC Root) 对象不可达,可被回收
Java中可以作为GC Roots的对象有:
··虚拟机栈(栈帧中的本地变量表)中的引用对象;
··方法区中静态属性引用的对象
··方法区中常量引用的对象
··本地方法栈中JNI引用对象
二、引用关系
1、强引用
代码中普遍存在,类似Object obj = new Object(),强引用存在,GC就不会回收掉。
2、软引用
SoftReference类,系统将要发生内存溢出异常前将软引用对象进行二次回收
3、弱引用
WeakReference类,二次回收前,一定会回收掉。
4、虚引用
PhantomReference类,设置的目的是对象在回收时可以收到一个系统通知。
finalize方法
可达性分析中,发现对象无法达到GC Root,会进行一次标记检查finalize方法。
如果finalize方法override且未执行过,那么会先执行finalize方法,如果对象此时重新连上GC Root,可以不被回收;
若finalize方法未重写或被执行过,则视为finalize方法不必执行。
三、回收方法区
回收废弃常量
常量没有被其他对象引用
回收无用的类(同时满足下面三个条件)
1、所有的类实例都已被回收;
2、加载该类的classloader被回收
3、该类对应的java.lang.class对象没被任何其他对方引用,无法通过反射访问该类的方法。
四、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清楚算法(Mark-Sweep)
首先标记处需要回收的对象,完成后统一回收。
缺点:
1、效率,效率不高;
2、空间问题:标记清楚后产生大量不连续的内存碎片,分配大内存对象时可能提前触发GC。
复制算法
将内存分成大小相同的两块,每次使用一边,用完后将存活对象复制到另一边上,然后再将使用
过的清理。
缺点:内存缩小了一半
现在的虚拟机解决方法:
将内存分为较大的Eden和两块较小的Survivor,HotSpot默认的Eden和Survivor比例为8:1。
内存担保:
当Survivor空间不足时,需要将对象放入其他内存(老年代)
标记-整理算法
标记完的对象存活的对象向某一端移动,然后清理边界内存;
分代收集算法
新生代:少量存活对象,复制算法;
老年代:标记清理/标记整理算法
五、HotSpotVM GC算法实现
1、枚举根节点
缺点:1)逐个检查引用耗费很多时间;2)GC停顿,“Stop the world”,保证对象引用关系不会不断变化
解决:OopMap记录,标明寄存器和栈中哪些位置是引用。
2、安全点
OopMap的问题:导致引用关系变化和OopMap的指令非常多,每条指令都生成OopMap都需要大量的额外空间。
安全点:只有达到安全点程序才能暂停开始gc
问题:GC时让所有线程都到最近的安全点上停顿,分为抢先式中断和主动式中断
抢先式中断:将所有线程中断,未达到安全点上的线程恢复运行;(基本不用)
主动式中断:设置一个标志,线程执行时查看标志,为真时线程中断,标志位置和安全点是重合的。
3、安全区域
阻塞的线程无法进入GC的安全点;
安全区域是指一段代码片段中引用关系不会发生变化的区域,任何地方开始GC都是安全的。
线程执行到安全区域的代码时,要标识自己已经进入了安全区域;当JVM发起GC时,不需要管进入到安全区域的线程;离开安全区域时,需要检查系统是否完成了整个根节点枚举或整个GC过程。
若完成,则继续执行;否则,必须等待可以安全离开安全区域为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