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在与他人的关联中获得其成为自身的最初体验的。而当他一个人,没有他人陪伴时,他就会害怕失去这种成为自身的体验。
人类作为一种生物社会学意义上的哺乳动物,不仅在漫长的童年时代需要依赖于其他人,如父亲、母亲等来获得安全感,而且他同样也需要从这些早期关系中获得他对自己的意识,而这种意识是他在以后生活中定位自己的能力的基础。
孤独感产生的部分原因是由于人类需要与他人的关系以对自己进行定位。
但是,孤独感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这一事实,即我们的社会过于强调为社会所接受。这是我们缓解焦虑的主要方式,也是我们个人声望的主要标志。
因此,我们总是不得不通过经常被人追求、从来不会孤独等来证明我们“在社会上是成功的”。
问问你自己,你是否有这种想法:“要得到大家的喜欢,这样你就永远不会有所欠缺”。
渴望暂时孤独以“摆脱所有烦恼”是好的。但是如果有人在聚会上提到,他喜欢孤独,不是为了想休息一下或是一种逃避,而是为了孤独本身的乐趣,那人们将会认为他一定是出了什么毛病。而且,如果有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一个人,那人们将倾向于认为他是一个失败者,因为对他们来说有人自己选择孤独是不可思议的。
对孤独的恐惧成了我们社会中人们渴望被人邀请这一强烈需要的原因,或者如果是他邀请其他人的话,就渴望他人接受邀请。
这种不断“参加邀请”的压力已经超出了这些现实的动机,如人们在互相的陪伴中所得到的快乐和温暖, 情感、观念和体验的丰富或者是得到放松的纯粹快乐。
诚然,在所有的年代,人们一直都害怕孤独,并一直尽力逃避孤独。
为了逃避孤独,人们不断的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这些转移注意力的做法中,大部分只是为了使人们能够避免对自己的思考。
人们通过转移注意力和听嘈杂音乐等方式来做一切可能的事情,以驱散孤独的思考,就像在美洲森林中,他们通过火把、呐喊以及铙钹的声音来驱赶野兽一样。
每个人都是从他人跟自己所说的话(阅读属于这一层次)以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中获得他对自身现实的大部分感觉的。
但是许多现代人却已经达到了新高度,即他们对现实的感觉完全依赖于他人,以至于他们会害怕,如果没有对他人的依赖,他们将失去其对自身存在的感觉。
他们觉得,他们将会“消散”,就像水在沙滩中四面八方地流淌一样。
许多人都像盲人,他们只能通过触摸—连串的他人来摸索自己的生活道路。
当一个人确定自己方向的习惯方式受到了威胁,而且当一个人周围没有其他人时,那他就会被掷回到内部资源和内在力量中,而这正是现代人已经忽略甚至恐惧的东西。
因此,对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孤独是一种真实而非想象的威胁。
被社会接受、“被他人喜欢”之所以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可以阻止孤独感的迫近。
一个人被舒适的温暖所包围;他已经融人了这个群体中。他再次被吸收了——用极端的精神分析象征来说,他好像将要回到子宫中。他暂时摆脱了孤独;
但这却是以放弃他作为独立本体的存在为代价的。而且他放弃了一种最终将使他建设性成长的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