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有奇怪的聊天。
有些人你和他聊天的时候会经不住愤怒、嫉妒、怨恨或者是委屈。
所以我们在面对这些人的时候,就有一种话不投机的感觉,既然聊不到一块,那就不要聊了。
除非,你寂寞到一个朋友也找不到。
当然,如果你寂寞的一个朋友也找不到,那一定不是别人出了问题,而是你本身出了问题。
我有一个这样的朋友,相见甚欢。只是人家更敬业一些,而我比较懒散,所以在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生活,还是孩子教育问题上,人家都先行一步,并且卓有成效,而我只能是被各种碾压。
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两个人交往。
当然两个人能交往到一起和认识很久有很大关系。
我和他认识在大学时期。那时候大家都无所事事,我们两个上下铺,所以经常一起去图书馆看书,去体育馆打球,去逛街或者去网吧开黑。
那时我们都是单纯的孩子,所以无所谓事业和爱情。
从毕业开始出现转折,转折就是我走向又黑又冷的谷底,他爬上又高又冷的山峰,虽然大家都是凉凉,但风景却完全不同。
我是一个矫情、负能量、并颓废的人。只能够在简单温润的环境中生活上一生一世。不停抱怨,不愿意离开,不愿意离开的原因并不是内心不愿意,而是行动上不愿意付出。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如果想脱离自己现有的圈子,去到另一个更高一层的圈子,需要脱胎换骨,甚至于涅槃重生。
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接受的,这是渡劫。
即便你嘴上可能会嘴硬,但实际行动完全证明,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我就是不可能。
但没关系,我还有一双站在高层的眼睛。他现在已经是一家公司的副总——一家上市公司的副总。这意味着他已经脱离了奔赴经济自由这个圈子,也同样脱离了基层群众这个圈子。
可能我是唯一一个与他聊天的基层群众,主要原因可能是和他之间没有利益冲突,我不需要他整天请客吃饭,也不需要他应酬,我们之间没有利益来往,只有心对心的交集或者碰撞。
再或者我只是他生活的一份调剂,或者负面镜子。
我的负能量他能够充耳不闻,这是最关键的,他可能对我这种人的这些负能量嗤之以鼻,有时也会评价一两句,但多数时候我在述说我的言不由衷时,他在诉说他的沉沦和不可方物。
两个人就是这样,你说你的生活,我说我的生活。
两个人看上去没有交集,但实际又百感交集。
他说他的孩子考上了985,却不是心仪的学校,想要学法学却不得不因为分数而学习经济学,所以假期里正在准备双学士学位的考试。
同样也是高考,我家公主今年只考了500分,所以能够去的学校,虽然看上去能够上强基达标线,但强基达标的学校没有好专业,只能选一所好老二本的一个好专业。
仅仅是孩子这一点就足以让我羡慕嫉妒恨了。可我不能抱怨,因为人家每天给孩子抄错题本的时候,我可能在打游戏或者在网上和姑娘聊天。
这就是差距吧!你能够快活做自己,就不能为认真人父。
人家能够为人父,也能够做自己,这就是能力的差别。
生活中三大要素除自己和孩子,剩下的就是另一半。他的妻子是没有工作的,妻子也从来不管孩子,都是他这个大忙人管孩子。
我的妻子有工作。我们在管孩子上都是一无所知,并不能竭尽所能。或者即使竭尽所能也忙不到点上。
我很诧异,为什么同样都是一所大学毕业的,我们两个人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异,甚至上学的时候我还被评过优秀学生,他没有。
我甚至不得不去深挖一下对方和我们家的原生家庭所造成的一些影响。
原生家庭确实有很大的影响,我母亲有很大的抑郁症。她嘴里的负面情绪、负能量非常多,每次都要去不停消化,消化完以后总有一些会留到我的身上,会留到妻子的身上,会留到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身上。
家庭氛围就是这样,我尽量避开去父母家特别是带孩子去。这又加重了他们的负能量,恶性循环。
他的家庭却完全不是这样子,他的父母在他年轻的时候经常带他出去旅行。在他有孩子以后,父母带孩子出去旅行。
就算是他工作再忙,父母也会想办法带他去看电影、旅行、聚餐。
这就是家庭氛围给我们造成的差异,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我尽量在家庭中给孩子制造好的家庭氛围,我却没办法和另一半交心。
对于孩子而言,我们的家庭氛围和原生家庭是否也已经出现问题呢?
我和妻子有点儿那各怀鬼胎的意思,不敢说对家庭有多么不忠,但对家庭总是有各种的牢骚和不满。
不善于夫妻间沟通却善于与陌生人沟通,这就是危机。就算表面不太在意这些危机,但内心又在意得不行。
他的妻子没有工作,在某个事业单位挂了虚职,是病退还是内退?忘了。
年纪轻轻就已经不上班,自己交养老保险,自己额外交各种保险。
他的妻子就类似于家庭保姆,这个保姆的待遇非常高。因为被放在妻子的位置,可以享用家里的财产,可以支配家里的财产,而保姆是做不到的。
他妻子面对这一切是十分满足,能够满足是最大的优点,因为满足就不会有额外的需求。
我跟他妻子也有过接触,在家庭聚会的时候发现她很少说话,只是默默去做一些认为应该做的事情。
我这位朋友对他的妻子并无所求,做什么就去做什么,没有做到的他就去补充。
可能这就是两个人最佳的组合方式,话不多,存在默契,几十年默契一点一点加深。他能做什么不做什么。
有时会吐槽,有时会抱怨,但不影响行动。
反观我和妻子向来是手脚未到嘴上先到,手底下没有活,嘴上却各种的抱怨、各种的要求、各种的不满足。
我们的家庭状况比较糟糕,挣不到钱,开支受限。没有人际关系,没有社会地位,所以必然会造成不满足,幻想也许到了这个朋友位置,妻子就会满足吧。
这可能性不大,依然会不满足、依然会抱怨,这就是秉性。
有些事我不得不承认,妻子的抱怨,可能与我有关,多数时候我并不察觉。
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人之间搭一座桥,这座桥却不能通过。只能隔着玻璃板让你眺望一下,就像贫民窟的人看到别墅人的生活。反而内心更加焦虑,就像井底的青蛙爬上了井沿看一看天地,反而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生活了。
我很庆幸自己成为这只青蛙,又很郁闷自己成为这只青蛙。所以眼下的感觉,更像是我是已经踏上实验室案板的那一只青蛙。
生活从来都不是从抱怨中成长的,而是从行动里获得的。
每一个行动,都有根基和缘由、以及结果。
妻子常说种什么因得什么果,却从来不想自己到底种下了什么因。
好吧,我又开始抱怨了。
每一个人种下的因果,都要自己去承担。因果本身是一个很消极的理论,不如去更多看看、想想现在自己需要做什么。
想做什么,做什么会对后续未来的人生有什么的影响,那么就应该放手去做。不能让想停留在想的层面,要让想成为行动。
这样才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现在、改变现实、改变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