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作者: ChanJionHey007 | 来源:发表于2020-02-09 20:17 被阅读0次

一直觉得骑行进藏、负重徒步千里的人很值得称赞。看了本书后,才惊觉登顶珠峰这种极限挑战,不仅仅是体力、技巧、金钱,每一步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与死神对赌!

疾病会突如其来,意外会不请自来。哪怕是曾无氧登顶珠峰成功的人,每上山一次都是历劫!每一秒都可能是最后的诀别。

看了本书会发现,那些骑行、徒步、转山对比之下简直成了小儿科!这也就理解了地产大亨王石为什么去哪演讲都爱拿曾登顶珠峰炫耀一番!

珠峰的性格,就是吸引着那些追求刺激的怪人和什么可怕追求什么的疯子。

令人遗憾的是,那种将个人痛苦置之度外而奋力向峰顶攀登的人,通常也构成了每个珠峰攀登者都要面对的两难境地:要想成功,就必须勇往直前;但如果急于求成,则可能出师未捷身先死。

领队的制度或命令的下达最最忌讳含糊不清,让下面的人心存疑虑,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尤其是面对生死的重要关头,很有可能在几分钟的时间酿成大祸。

珠峰的峰顶一直在那里,追随者永远在。

相关文章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一直觉得骑行进藏、负重徒步千里的人很值得称赞。看了本书后,才惊觉登顶珠峰这种极限挑战,不仅仅是体力、技巧、金钱,每...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作者: 【美】乔恩.克拉考尔 概述: 1996年山难记录,一群孤独英雄的路程 读书来源: 公众号文章“阿里云的这群...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 但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它使...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舒适区是一个想当然的东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大家对他的定义往往不明确。那我自己来说,当我完成了一张看似精美的图纸...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1996年,《户外》杂志记者强-克拉考尔跟随商业探险队攀登珠峰,15名登山者在登顶过程中遭遇强烈雪暴,使1996年...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本书的作者正是美国户外杂志专栏作家也是登山家乔恩克拉考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最有机会能够感受到风险的,除了金融投...

  •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读后

    和你一起终身成长,这里是小苏的笔记本。 曾经,我对于登山运动被归入极限运动,表示不解,在我看来,登山不是人们休闲健...

  • 66/100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推荐这本书是因为王坚博士(哦,以后要称呼为院士了)在朗读者上读了这本书的节选。这次幸运的作为荐书人也就推荐了这本自...

  • 从《绝命海拔》《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1996年5月,著名户外记者乔恩·克拉考尔随商业登山队登顶珠峰,而后暴风雪夺去了乔恩5个同伴的生命,包括两名经验丰...

  • 读《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经典语录

    人们之所以总在悲剧里扮演角色,是因为他们不相信现实生活里存在着悲剧,然而悲剧却真的在文明世界里上演。—奥尔特加·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in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