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国家宝藏文案和总结(整理转载)

国家宝藏文案和总结(整理转载)

作者: 花上 | 来源:发表于2021-02-08 16:38 被阅读0次

    六百年倏(shu)忽而过,站在人类历史世界文明的格局上,绘与其上的海水江崖纹饰,不仅在寓意江山安定,也赋予山水相依,守望相助的全新时代内涵。

    解析:
    在写一件旧物时,除了描摹其式样,我们还可以挖掘式样的内在蕴涵与文化意义。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关注这种内在意义随着时代变迁而发生的变化,以物的细节为出发点,以小见大,呈现沧海桑田的变迁图景。
    另外,“山”与“水”的多重喻意(如“江山安定”,“山水相依”)也可迁移至景物描写当中,使景物脉脉含情。

    主题:
    历史变迁,山水喻意


    宅以门户为冠带,午门承载了古往今来人们对故宫最丰富的感情。走在这条中正的御路之上,我想象着几百年前的皇上,皇后,百官是什么心情。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午门成为了故宫最大的临时展厅,向世界的观众展示了海纳百川,交流互鉴的中国情怀。

    解析:
    在写一个地点或者建筑时,可以沿着历史脉络纵向书写其功能、承载情感的不同,并发挥联想与想象,在对比中体现事物的变化以及其背后的时间、历史、文化、情怀的嬗变。
    “宅以门户为冠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门户至于宅”的意义比作“冠带之于人的衣饰”的意义,贴切而形象。
    在比喻整体中某部分的功用时,喻体除了人的各部分衣饰,还可以是植物的根茎叶果、河流的主干分支等。

    主题:
    时代变迁,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时代,曾建立过近三十个王朝,各有其都城宫殿,但最后只留下一座明清紫禁城,称为神州大地上仅存的宫殿孤例。今天我们再次登上故宫午门城楼,明代廷杖背后的浩然正气,中轴线测绘洗炼的铮铮风骨,犹在眼前。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我们亦当尽一技之长,使中华之天生长共此物而长存。

    解析:
    写眼前之景物时,不必 囿于当前之静止情态,而可以心游万仞,联想过去发生在此的故事,以及后来人在此的作为,以镜头的拼接重现景物的历史情景。“浩然正气”“铮铮风骨”等四字词的应用使句子声韵铿锵,呈现磅礴的历史感。
    在回溯过去之余,可进一步升华,由景物启发人的气志,希冀展望未来,抒心中抱负。书写“过去”与“未来”之间,可以用孟浩然的诗“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作为过渡。

    主题:
    历史精神的传承,今昔之感


    骊山北麓,渭水之滨,一项浩大无比的工程即将拉开帷幕。尚是少年的秦王嬴政,选中一块“枕金蹬银”的风水宝地,他向东而立,誓要踏遍六国,将全天下的山川河流尽藏于陵墓之中。陵外与陵内隔着生死,更隔着变与不变的光阴。穿过黄土与时间的缝隙,仿佛可以听到大秦军团压抑两千年的怒吼。他们久经沙场所向披靡,可严苛的纪律让他们不敢做出过多的表情,守护成为了他们唯一的信念。

    解析:
    在写一项有历史的静物时,可以关注其作者的创作意图,发挥合理想象以及人物描写摹绘其心理意绪,以情节性与现场感较强的语言叙述物的来历,从而避免木然无趣的直白陈诉。
    在描摹静物本身时,可不拘于其“静”的表象,而挖掘其“动”的内涵,如回到历史情境,想象其声音、神态、情绪、信念。甚至可以更进一步,挖掘其与现代社会、现代人的互动。

    主题:
    时间推移,变与不变。


    两千年前的秦人已经消失了,他们变成了泥土,成为了支撑我们站立的大地,但是他们从未远离我们,因为他们那个时代铸就的血脉还依旧在你我的身体里奔涌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的这一尊尊兵马俑,就是一个一个的路标,它标明了我们来时的方向。当我们回望的时候,我们可以看见家的方向;当我们前行的时候,它又在提醒我们,我们是谁,我们要成为谁。

    解析:
    在“文化溯源”类叙述时,运用“变与不变”“回首与展望”等维度结构文段,可以让段落具有余味萦绕的历史感与延伸感。
    关于“变与不变”,“变”的可以是可视的物质形态,“不变”的可以是血脉、精神等;不仅关注是什么,也要关注“如何变”、“变成了什么”“如今不变的状态如何”。
    关于“回首与展望”,“回首”指向的是文化之根、心灵归宿等,“展望”指向个体或集体“要成为什么”与“要走向哪里”。

    主题:
    传统文化的意义,文化寻根


    这礼乐崩坏的时代,才是驯禽师。大秦历代先王创建基业,立下的基石,律法制度,才是驯禽师。孤是秦国的鹤,你道是怎样一只鹤,它是我大秦锐士饮血的秦剑铸造成的。内仗金器,外依火精,五行之中,霸占金与火,便注定我大秦必将利于不败之地。

    解析:
    本段多处运动“A是B”的暗语修辞,将时代的变迁更替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并结合排比重复手法,使句段气势磅礴,情志慨然。
    “你道是怎样一只鹤”运用设问方式,具有第一人称的互动感,也使后面的回答间接得到突出强调,行文顿挫有利。
    此段落适合参考改写用作气势浩然的文章结尾段。

    主题:
    时代感怀,个人理想与时代发展


    坐落在地球第三级上的布达拉宫,以世界屋脊做门槛,以千年冰雪做门楣,在天与地的交汇处,升腾起信仰的图腾,扣动着民族的灵魂。无论你是否到过西藏,它都会以如此磅礴的气势,矗立在每个人的面前。

    解析:
    在描写物时,可以将格局视野放大,将物的内涵升格。例如用“以A作B”的句式,“B”是物的某部分,比如“门槛”“门楣”;“A”可以是与物相关的要素,如物所在的地理环境、气候等,这种句式可以自然形象地带出物的内涵与周边要素。
    另外,“升腾”“图腾”“扣动”等高等词汇,可以替换“升起”“图景”“叩击”等表达。

    主题:
    中国特色、传统文化


    漫长的历史积累沉淀了博大精深的藏药文化,将随风飘散的祈祷变为了现实,给人们带来了幸福安康。今天,藏医药不再只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更将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后疫情时代的世界也必将在各国医者的守护中如凤凰涅槃,焕发新生。

    解析:
    在写某种文化时,单纯些“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难免沦为平淡,不妨学习第一句的写法,既写出了“积累沉淀”的动力来源,也呈现了“积累沉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最精妙处在于“积累沉淀”与“随风飘散”形成对照,将积累沉淀的过程具象化为富有收束感的图景。
    另外,本段在写传统文化时还能结合当下,在纵向维度延续书写传统在当代的存在方式与新生价值。

    主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医药文化


    3600米的海拔之上,闪耀着百米高的辉煌夺目。五层的宫殿之下,隐藏着八层深的寂寞蛰伏。你说,这些生在世界屋脊之上的人,是怀着什么样的信仰,要把房子往天上建呢?

    解析:
    在写事物的内涵时,可以用“之上”“之下”的维度来结构文段 ,“之上”闪耀的辉煌夺目与“之下”隐藏的寂寞蛰伏两相映照,文势收放自如;在各个维度中,实中蕴虚,虚实相生,“实”之事物如“海拔”“宫殿”,“虚”之状态如“辉煌夺目”“寂寞蛰伏”;且皆可以用具体的数量短语来形容这些虚实事物或状态,如用“八层深”形容“寂寞蛰伏”,以实绘虚,形象而震撼。

    主题:
    建筑物的额内涵,信仰与理想


    两千五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先师孔子在洙泗之间,奄商故地,埋下了一粒桧树种子。此后,三代遗风,滋其繁荣,玉振金声;养其蓊郁,坐听弦诵声,细嗅杏坛香。

    解析:
    涉及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类型的题材时,我们不免会写到其发源的故事及其现在的对比。
    不需要局限于“某人在某时某刻具体做了什么事情 ”,而是可以发挥想象力,将孔子文化的根植喻于“埋下种子”之间的互动,来暗喻当代人一直受到当时文化的影响

    主题:
    传统文化,文化起源和传承


    圣人手泽,天地气运,畴普之夜,梦奠两楹。夫子又以另一种方式,永远地“活在当下”。千百年来无数朝圣者从棂星门下走过,那些活了千年的庙宇,碑碣,典籍,文书,无一不在于先哲神交。他们不断的叩问,求索,为何。无夫子,则无中国文化。

    解析:
    将古人之文学哲理对于现代人的深远影响,具象为“朝圣者从门下走过”,赋予了抽象的事物以具象,并且是能够将两代文化连动起来的形象。
    除了文中提到了棂星门,其余如关帝庙之于道教文化,便能用“道教的朝圣者迈入关帝庙”的画面来表达道教文化的深远影响之含义。

    主题:
    文化对于现代人的深远影响


    泱泱中华,万古江河,华夏文明5000年,孔子集前2500年之大成,开后2500年之新统,他所开创的儒学光照千秋。时至今日,仍有孔庙,葆圣贤遗孕,道洽大同;仍有孔府,秉诗礼传家,看范百世;仍有孔林,存礼制典范,慎终追远。

    解析:
    此段文字最后一句最为精彩,采用“仍有**,做****,四字成语”的结构,使用孔庙/孔府/孔林三个同为孔子文化代表的意象,结合其实际做的事情,搭配有针对性又富有文采的成语,写爱国/历史/建筑等话题都能以此精炼的句式表达描述对象的深远影响与重要含义。

    主题:
    文化自信,文化传承


    (前)秦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僔,戒行清虚,执心恬静。尝锡杖林野,行止此山,忽见神光,壮有千佛,遂架空凿岩,造窟一龛。至此,山崖上的斧凿锤刻声,此起彼伏了一千多年。无数艺术家走进黑黝黝的洞口,未留下名字,却留下了丹青千壁。

    解析:
    文段描述了两个部分,分别是起源和过程,都有其独特的描述方式。
    描述沙门乐僔的时候,用了工整如诗的描述方式,在文字中融入古意。
    后文描述敦煌的诞生过程,则避免了“某人在敦煌画画”之类的描述,而是从听觉描述时间之长,从电影般的视角描述来来往往的艺术家的行动。

    主题:
    文物的诞生,历史故事


    敦煌是一节历史课、文化课、艺术课、地理课,传承课。这往昔时光里,遗存于记忆中的莫高窟,风铃摇曳,散布于墙面的洞窟门,仿佛岁月通道的入口,不时从中隐隐泄露出各种色彩的柔和光焰。那里面隐藏的是千年的身躯和肌肤,也是艺术之门的国家宝藏。

    解析:
    看似每句话都在描绘不同的事物,实际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支撑同一件事 —— 敦煌厚重的历史和艺术意义。
    第一句从广角描述了敦煌蕴含的内涵之广,第二句则从细节处,描绘了一个唯美的画面,最后再进行抽象升级,将其“国家宝藏”的地位融汇于现实存在的洞窟门内。
    这样大小与虚实结合的方法,能够将诞生于实物的抽象概念具象化。

    主题:
    历史遗迹、艺术品的故事


    如今敦煌研究院已经从建院之初的十八人发展到一千四百七十三人,在他们的守护下,莫高窟这座凝结了人类千年文明的璀璨瑰宝延长了生命。他们践行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诉说着大漠孤烟中不变的情感寄托。我心归处是敦煌。

    解析:
    文段有两处值得一提,人数的变化和“我心归处是敦煌”。进行创作的时候,仅有文采飞扬是不够的,对实际数据的了解也能让我们写作更得心应手,行文也更有说服力。
    而最后的“我心归处是敦煌”为樊锦诗的著作名,加在此文段的末尾,极大地升华了文段的文采和深度。

    主题:
    奉献精神,莫高精神


    碑林,用无数不朽的石头倾诉着曾经发生的天命和周遭,物事与人心。帝王的大志,将相的风骨,名士的用心还有普通人的悲喜,这些光阴投注,还好并未归于尘土。千年石语,吐露着古人对传承的最大努力。

    解析:
    此处并没有描述碑林上具体记载了什么文章,而是将其概括为大众一听就懂的“帝王大志,将相风骨,名士用心,凡人悲欢”,作为总结性的段落而言很好地达到“浅出”的效果。

    主题:
    文物与传承,记录历史的载体


    丰碑如林,青石不朽。无论是承载着民族基因的文字典籍,还是记忆着家国沧桑的石板文章,亦或是书写着文人壮志的篆隶楷草,这些看似冰冷的石头,都沉淀着中国人心灵中最重要的文化血脉。九百多年后,以石台孝经为第一碑的西安碑林历经铅华,凝固着荡气回肠的历史故事,成为中国文明根基深处的文化基因和永恒动力。

    解析:
    文字一直都是一个文明最为重要的载体之一,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文字本身就有无数种变体和延伸。
    此段话语对“碑林”这个整体进行切割,描述了其中一些“截面”:它既是典籍,又是石板,更是字体库。
    我们对一个对象进行描述的时候,也可以如法炮制,从不同的侧面描述同一个对象,打造其立体性。

    主题:
    中华文明根源,文化自信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这六匹战马陪伴着文治武功的唐太宗开创了最辉煌的时代,也承受着最颠沛流离的命运。虽然飒露紫,拳毛騧依然远在大洋彼岸,但是周萍老师带去了所有中国人心中对它们最深切的牵挂。我相信远在地球另一端的它们,也将见证中华民族再次走向盛世繁华。

    解析:
    “悠悠卷旆旌,饮马出长城”出自李世民的《饮马出长城窟行》,用作引子恰到好处。
    这样的句式并不难模仿,最重要的是拆解其中的逻辑。引子引出唐太宗,写其战马和他的命运,然后以战马承接古今,说到文物在外的现状,到展望未来的繁华,用词并不花哨但行文极为流畅。

    主题:民族复兴,文化发展


    “流光盛,庙貌融,永不祧,垂无穷”。古稀之年的颜真卿见证了亲人的牺牲,见过了战场的残酷,见识了世态的炎凉。却把自己的忠诚和热血,保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

    解析:
    这段句式非常值得我们记下,即“引用+排比描述经历+人物亮点”。历史人物的亮点通常不止一个,我们创作的时候,应当先考虑我们想要突出的亮点是什么,然后再以此为出发点选取用于前面的话语和经历,这样才能真正用示例支撑我们的观点,而不是为了运用我们记得的素材而用。

    主题:
    古今英雄人生,赤胆忠心的人物。


    三千年前的滂沱大雨,盘庚与族人伫立黄河边,寻找新家园的方向;
    三千年前的守正创新,武丁与傅说畅谈田野间,规划殷王都的未来;
    三千年前的外族入侵,妇好与亚长驰骋战场上,守卫商王朝的安宁。
    今天,一片甲骨的现世指引我们来到这座门前,寻找掩埋黄体中的来路

    解析:
    排比几乎是我们学习生涯最早接触的修辞手法之一,但要创造出文采飞扬的排比句,要求的远不止格式的对仗而已。这一段话正是结合了排比的工整与富有画面感的内容,以及缜密的逻辑,分别是地理,科技和战争三个角度,勾践出一副立体的殷王朝画面。我们写作时不应为了排比而排比,而是利用其特点,多维度描述同一个对象,使其更为丰满。

    主题:
    历史画面,国家发展


    一片甲骨,带出了这里封存三千年的标本,也唤醒了这里等到三千年的生命。殷墟,它是已知到未知,不断的摸索;它是来路到去路,不断的认知。东方文明的标准是什么,演进发展的过程中,先人的选择是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在融入世界环境的同时,保有自己的特色。

    解析:
    无论是具象化的描绘,还是抽象化的概念叙述,想要充分挖掘自身的文章的主旨或准确表达我们的观点,都必须建立于清晰的概念认知上。文段中先以具象化的甲骨为引子带出殷墟这个话题,然后在说明殷墟是古人的探索和认知,是文化标志,这都是建立在对甲骨文的地位的理解之上的。只有知道甲骨文对于中华文明重要的标志性质,才能想到文中表达的这些论点。

    主题:
    文物的意义,文化历史的符号


    回顾历史,我们往往惊叹于宏伟的建筑,精致的文物,而这些深埋于地下的陶三通,一直默默地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与辉煌。它们是智慧之城,文明之城的见证者,是城市的良心,也是一座历史的丰碑。

    解析:
    当我们想在行文中描述一个不起眼的对象(人,职业或工具等)具有深远含义的时候,就可以学习词文段的方法:人们通常的印象+对象的卑微+对象的丰富含义。讲默默埋藏在地下的陶三通与智慧之城,文明之城写到一起,这种对比更能突出其意义深远,从而使得文章的主旨更为深刻。

    主题:
    习以为常的事情后的含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国家宝藏文案和总结(整理转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ix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