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因为感冒发烧,总免不了喝中药。在特制的瓦煲中,熬着咕嘟咕嘟冒着泡的苦茶,黑色的液体略带粘稠,散发着苦涩的草木香气。我像大多数小孩一样,不喜欢喝苦茶。
我总是逃避着妈妈的叫唤,在破碎的月影里东躲西藏,妄想躲过这一碗药茶,最后无奈被捉住只好哭着说:“药太苦了,我不要吃。”妈妈安慰说:“有糖。”于是,我为了那糖的甜味,便也肯皱着眉头喝下一碗苦茶了。苦茶的确苦,沁人心脾地苦,可因此,糖也特别地甜。我贪恋那甜味,似乎忘了药茶的苦涩。
长大后,渐渐地不用喝苦茶了。但有更多的东西代替了苦茶的苦。
一个人的时候,很多苦都得自己吃下去,即使没有糖,也再不会有一个人在你身边哄着你说有糖呢。
小时候是因为美滋滋的甜而接受了苦,而长大后是因为这苦避不了,即使碰得头破血流也不能躲开。每个人默默承受到累了的时候,就会想起那颗糖,也会质疑自己为什么要来尝遍这么多苦,可是似乎只有这一条出路。
生活的痛苦有时大概是因为无望吧。所以人需要短期的激励,需要糖来缓解那一刻的苦,而不是像喝药后就不生病了这么遥远而抽象的回报。直接的感官刺激和享受是立竿见影而美好的。
人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有时不妨停下脚步喂自己一颗糖。糖其实也是药呢,一种治好不想吃苦药的安慰药。当你明白苦总与甜相伴时,就不会那么抗拒接受苦了。
所以我特别爱吃甜食,糖、巧克力、蛋糕、冰淇凌,到了一种上瘾的地步。渐渐发现,即使吃再多的甜也没有用,舌尖上的甜蜜治不了心里的苦。过度的甜就不会再甜了。正如《周易》中强调的阴阳平衡一样。
于是,我懂得了不该浪费了糖的甜味。我懂得了苦与甜之间的度,苦的时候咬咬牙,甜的时候不要忘记了苦。我懂得了必须接受苦涩的根源,把它喝下去,消化、吸收,最后才能吃上一颗糖。
多年以后想起那一碗药茶,回忆起月下药香萦绕的门廊,才知道那是一生也逃不过的苦呀!生活这一碗慢火熬煮的苦药,靠着糖的诱饵,引诱你去喝下它。但生活这碗苦药也是可以治病的,治你自天上来水土不服的病,让你经历悲欢离合、沧桑世事,这其中滋味,唯有自己慢慢品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