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说透 Kubernetes 监控系列 - 概述

说透 Kubernetes 监控系列 - 概述

作者: 龙渊秦五 | 来源:发表于2022-08-12 08:53 被阅读0次

本文作者孔飞,来自快猫星云团队,Kubernetes专家,Categraf 采集器核心研发工程师

云原生包含了开源软件、云计算和应用架构的元素。云计算解决开源软件的运行门槛问题,同时降低了运维成本和基础架构成本; 云原生给出了更多的应用架构规范, 更聚焦于能力和生态。随着 Kubernetes 在基础设施的大规模落地,监控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建设一套更符合云原生规范的监控体系势在必行。

一 监控需求变化

  • 指标周期变短: 相比物理机时代,基础设施动态化,Pod销毁重建非常频繁,监控指标跟随 Pod 的生命周期
  • 指标数量增加: 随着微服务化流行,指标的数量也大幅增长,研发工程师也更愿意埋点,获取服务状态;各种采集器层出不穷,指标应采尽采
  • 指标维度更加丰富:物理机时代监控多从资源视角出发,更关注机器、交换机、中间件的采集;新的监控维度更加丰富,维度标签动辄十几个几十个
  • 基础设施复杂度变高,监控难度增加:Kubernetes 组件和应用架构模型都需要投入时间去了解学习。Kubernetes 本身组件都通过 /metrics 接口暴露了监控数据,但是缺少体系化的文档指导和最佳实践总结
  • 自动发现更重要:相比物理机时代的静态采集,自动发现采集目标的能力变得更重要

这个系列的文章重点讲解 Kubernetes 云原生监控体系,讲解 Kubernetes 本身各个组件的监控,以及运行在 Kubernetes 上的业务应用的监控。

二 采集目标

2.1 从 Kubernetes 架构看采集目标

  • 控制面组件监控,包括 kube-apiserver、kube-controller-manager、kube-scheduler、etcd 的监控
  • node 组件监控,包括 kubelet、kube-proxy 等组件的监控
  • Kubernetes对象监控(kube-state-metrics,后文简称KSM)
  • 宿主节点资源监控
  • 业务自身监控,业务自身的状态监控,白盒埋点监控

2.2 简单梳理监控指标

2.2.1 kube-apiserver

kube-apiserver 是 Kubernetes 的总入口,其他 Kubernetes 组件都是通过与kube-apiserver 交互实现各种功能

  • 要处理各种 API 调用,需要重点关注吞吐、延迟、错误率这些指标
  • 缓存对象数据,需要关注自身的 CPU 和内存使用率

2.2.2 kube-controller-manager

kube-controller-manager 负责监听对象状态,并与期望状态对比,如果状态不一致就进行调谐(reconcile)

  • 主要关注各个 controller 的任务数、队列深度
  • 与 kube-apiserver 交互的请求数、耗时、错误数

2.2.3 kube-scheduler

kube-scheduler 经过一些打分算法,给 Pod 选取合适的 Node

  • 调度框架的各个扩展点、算法的耗时
  • 调度队列的任务数、队列深度
  • 与 kube-apiserver 交互的请求数、耗时、错误数

2.2.4 etcd

etcd 主要存储各种 Kubernetes 的对象数据,etcd 与 kube-apiserver 直接交互

  • 关注 etcd 处理的请求量、请求耗时、cache 命中情况
  • etcd 集群的状态,是否在做 snapshot、是否在做数据 defrag、leader/learner 以及切换次数
  • etcd 的 db size ,wal 写入状态等
  • etcd 各种操作的耗时、数量情况
  • etcd 的 CPU、内存、fd 使用情况

2.2.5 Node节点

  • Node本身的资源(cpu 内存 硬盘 网络 fd等)
  • Node上容器资源(cpu 内存 硬盘 网络 fd等)
  • Node上组件的监控,kubelet、kube-proxy、dockerd、containerd 等

2.2.6 KSM

  • workloads(工作负载)指标,比如业务部署了多少个 deployment,部署了多少个pod,各个 pod 的状态如何
  • 资源 quota 还剩多少

2.2.7 业务监控

  • 业务本身提供的 metrics 接口,来暴露业务指标
  • 业务进程自身的通用监控指标,比如进程的CPU、内存、IO、句柄等

三 采集方式

3.1 权限

监控对象明确后,就要确定如何收集指标。在收集具体指标前,首先要搞定的就是权限。Kubernetes 大部分指标的采集都是需要 kube-apiserver 授权的。关于 Kubernetes 的 authorization,主要包含RBAC、ABAC、Node Authorization、Webhook Authorization。

  • 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 是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ABAC:Atrribute-based access control 是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
  • Node Authorization:节点鉴权,专门用于 kubelet 发出的 API 请求进行鉴权
  • Webhook Authorization:webhook 是一种 HTTP 回调,kube-apiserver 配置webhook 时, 会设置回调 webhook 的规则,这些规则中包含了调用的 api group、version、operation、scope等信息。

Node Authorization 和 Webhook Authorization是两种专门的鉴权模型。ABAC 是用户和权限绑定;RBAC 是用户和角色绑定,角色和权限绑定。RBAC 比 ABAC 多了一个角色,更加灵活,后续我们主要是 RBAC 鉴权模式进行采集指标。

3.2 自动发现

搞定鉴权模式后,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自动发现。对于控制面组件,类似prometheus 的 static config 可以满足需求, 对于使用 pod 部署的组件,我们都可以利用 k8s 自身的特性来动态发现目标,进而采集数据。比如,创建 service,然后利用 service 动态发现对应 endpoint 的变化,这样 pod 的 ip 发生变化也不影响采集。如果 公司已经有其他成熟的服务发现机制,也可以直接利用,比如consul。

3.3 如何部署采集器

搞定了鉴权和自动发现,接下来要考虑采集器以何种方式采集了。

  • 控制面组件,首先推荐使用 deployment方式 + 自动发现; 如果控制面组件是二进制方式部署, 可以用 deployment+ consul(或者静态抓取方式);
  • node节点,首先推荐使用 daemonset 方式采集 node 指标和容器基础指标;
  • KSM,首先推荐使用单副本的 deployment 方式 + 自动发现;
  • 业务监控,首先推荐使用 sidecar 模式来采集;其次使用集中式的 deployment方式采集;

部署yaml文件,我们已经放在k8s目录下:

  • deployment.yaml 以deployment方式部署
  • sidecar.yaml 以sidecar方式部署
  • deamonset.yaml 以daemonset方式部署
  • scrape_with_cafile.yaml 在pod内抓取指标
  • scrape_with_cafile.yaml 用cafile方式抓取指标
  • scrape_with_kubeconfig.yaml 用kube-config 文件方式抓取指标
  • scrape_with_token.yaml 用token方式抓取指标

四 监控大盘与报警规则

按照梳理的指标,已经将k8s 部分组件的大盘梳理完了,具体可以参考https://github.com/flashcatcloud/categraf/tree/main/k8s目录下对应的文件。

  • apiserver-dash.json
  • cm-dash.json
  • sheducler-dash.json
  • etcd-dash.json
  • coredns-dash.json

本文先将 Kubernetes 环境下的监控整体工作做了一个简单介绍,大家先有一个感性认识。后续我们会针对具体的步骤做详细的介绍,欢迎大家转发、点赞、关注和收藏。

最后,如果还没有关注夜莺和categraf开源项目的朋友,可以star收藏起来了,后续的Kubernetes监控讲解系列文章,会重度依赖这两个开源项目:

本文由mdnice多平台发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说透 Kubernetes 监控系列 - 概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jx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