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们的存在价值
要说app市场,我们得先从app对于用户而言是什么开始谈起。
- 早在功能机时代,我们只能从手机厂家的设计上获得手机功能上的差异化选择。
- 早期的智能机,虽然也能装些应用,但是既没啥用,也难用的要死。手机使用都只是一个通讯工具,其他的都是附赠的辅助卖点而已。
- 但是,appstore时代以后,是否意味着,各种app是否脱离了通讯的价值,成为生活的某种独立的刚需了呢?我看到未必。
设备上的app只依旧只是生活、工作、学习的一种复合的辅助工具。没有它,大部分的行为只是没有那么丰富和便利而已,但依然有替代方案实现用户的目标。
所以,多数用户并之所以安装各种app,不是为了颠覆他们的生活,只是为了“更好”。哪怕只是为了比发呆更好。
按情景寻找你需要的app
比什么更好,这就依赖一个具体的情景,譬如上文中的“发呆”。
目前用户是如何寻找app的
- 随机预装
- 用搜索引擎
- app互推
- 类媒体推广
- 社交推荐
- 社区咨询
- 事件营销
- 在app市场内
- 专题
- 推广
- 时间轴
- 市场内搜索
- 市场内闲逛
- 相关应用推荐列表
但是,问题在哪?
想来思考,开发者又是如何定位自己的产品的。然而app市场则是这样处理他们的定位的。
可是这样能帮助用户有效的了解以下问题吗?
- 我是谁,目前扮演什么角色?
- 我在哪,目前处在什么状况?
- 怎么做,目前如何利用工具?
很显然,单一的分类不可能解决这些问题。但单靠数据搜集,和相关推荐app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吗?
到目前为止,我可不认为大数据发挥了什么作用。至于目前的局限性,也不必再此多说。
个人的思考
web2.0后,ugc已是一种常见的模式,各类推荐博客们也都开放了投稿,至于社区类产品也都有专门的网友自发推荐的机制。
为什么不更进一步?
- 可以通过让网友对应用进行标签化的处理,根据提示,给所用的产品加入标签。不是评论,不是评分,不是牢骚,而是针对用户自身属性或者使用情境的标签。
- 常见的是以用户为中心,创建app合集或者app清单。这点在豆瓣和酷安都有相关的运用。但是以用户为中心就意味着这些合集的相对孤立。而标签,却能够把整个市场的app关联起来。
- 为部分的用户,提供开放的管理权限,和知乎等一样,既可以添加标签,也可以修改和删除不当的标签。虽然等级化了,但是也提高了参与度。
- 更加日常的参与:另一种标签的形态是,让用户在几个标签内做出选择。主要合理的运用这种调研形式。积累的数据量会更大。
- 媒体类更可以利用公众平台日常推送来开展各种趣味的调研,大量的搜集数据。帮助用户更准确的获得自己的所需。
新的思路正在崛起
在泛媒体时代,各类市场对与新兴产品反应并不及时,而且缺乏对产品的理解,不能很好的帮助让用户痛处与开发者的情怀做有效的沟通。为解决这类问题,于是一些产品媒体逐步向app市场/社区的角色转型。
博客形态的类app市场
代表产品:appsolution、少数派、最美应用
他们的博客内容主题一般限定在android和ios,且每日更新。故其他一些优秀站未在此列举。
此类产品都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所推荐的app功能特征,很好的描述了产品使用情景,教育用户如何在现实中使用。同时,也会同其他相关app做出对比,指出其优缺点。但弊端在文章内容都较长,所以这类产品的瓶颈也较明显,不过好在市场也相当大。
微博形态的类app市场
代表作品:酷市场 Swably
以酷市场为例,(因swably已许久未用)ta更像是一个应用社区:
- 此类产品首先满足了快速了解产品并下载的需求,产品介绍页,比起博客相对简洁。
- app通常都是按最新上架和更新时间排序的,这也就类似是小编的个人微博页面。尤其在app正文页面。首先可见小编极富人格化的简短评价,下方则是小编转发的原文(开发者对作品介绍)。这不是像极了微博?
- 比博客形态的社区/市场更进一步的是,这里也强调用户之间的社交。用户可以用@和私信在全站内沟通。update:V5版加入了##全站话题机制,更加利于话题讨论,也接近我的构想。
相关术语不够专业,请多指教。
只是一些初步的想法,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