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脂期间面对包装食品,会不会想“这个可以吃吗?”,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了解食品的真相~
料表:我们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根据《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各种配料应按制造或加工食品时加入量的递减顺序**一一排列(加入量不超过2%的配料可例外)。通过观察配料表,我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
举个例子,我们常说的全麦面包~

比如上面这款“全麦面包”的配料表,排在首位的是小麦粉,而全麦粉却在第三位
按照添加量越多越靠前的原则,所谓的「全麦面包」大大缩水,总共添加的全麦粉还不如和面时加的水多。
另外,白砂糖排在第四位,可以知道糖含量不低,并不适合我们减脂期食用~
营养成分表
营养成分表包含核心营养素、总能量、营养素参考值以及标示阈。
值得注意的是,食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氢化或部分氢化油脂时,即配料表中出现了氢化植物油时,营养成分表中需要标示出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1.总能量
在营养成分表中最常见的是能量这一指标,食物的能量保证了我们基础的生命活动和日常运动所需的动力。此处的能量主要指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大产能营养素的能量总和,我国营养成分表中默认热量单位为千焦,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换算公式:1千卡= 4.18 千焦。

2. NRV%
NRV%是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是指该食物的营养素占你全天营养素需要量的百分比。

此处以大家喜欢的小零食——肉松饼为例, 100g肉松饼含有 18g脂肪,成人全天脂肪需要量平均是 60g 以下,所以脂肪的 NRV% 为30%。也就是说,只是吃了 100g 肉松饼,就已经提供了全天脂肪摄入量的 30%。

3.核心营养素
核心营养素在我国的营养标签标准里为「4+1」模式,「4」即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钠,「1」指的是总能量。

4. 碳水化合物
从小到大听了不下几千遍的碳水化合物到底是什么呢?
可以说碳水是身体主要的能量来源,一般原料中小麦粉、玉米淀粉、糖分含量多的食物
在营养表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会更高(因为我国的营养标签政策并没有强制要求将“糖”含量独立标注,所以有一些富含白砂糖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的食物,在碳水化合物这项标注的含量也会非常高)。
近几年「添加糖」越发受到重视。白砂糖、果葡糖浆等添加糖,如果出现在配料表前三位的位置,就说明碳水化合物总量是偏高的。
例如甜饮料的配料中过多的白砂糖及果葡糖浆会让一整瓶饮料的碳水含量升高。
5. 蛋白质
很多人以蛋白质的含量作为判断食物好坏的标准,的确,蛋白质为大量的生理活动及构造负责,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素。在牛奶、酸奶及奶酪等乳制品以及肉类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
6. 脂肪
很多人一听说脂肪这词就想远远逃离,但是脂肪并非完全有害,必要的脂肪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把握好量非常关键。食品中常见的脂肪来源是坚果类、食用油、油炸类和脂肪乳化类食品。

常见的沙拉酱,蛋黄酱就是如此,配料中第一位就是植物油,营养成分表也不例外,脂肪含量极高。
即使只吃 10-20g 也会摄入大量的脂肪,而每100g 沙拉酱的脂肪 NRV% 高达 128%,喜欢在沙拉里放沙拉酱的大家,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

7. 钠
大部分食物的钠来自于添加的盐,对于做菜需要少加盐的认知很多人都是具备的,但却很少有人关注包装食品中的盐含量。
例如话梅,口感酸酸甜甜,很多人都爱。但注意营养成分表中的钠含量,每 100g 的话梅含有 3171mg 的钠,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
同样还是看 NRV%,钠的 NRV% 高达159%,也就是说今天仅仅吃话梅就导致盐摄入量远远超标,这还不包括日常饮食做菜中放入的食盐。

学以致用,希望小伙伴们学习包装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后,不但会看食物成分表,还会分辨食物好坏,能独立选择自己所需食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