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692372/23047027cf817d9c.jpg)
草木一秋,人生一世。
回故乡,记乡情,忆乡愁,是生活不可剥离的定义了。
每一段历史,都曾是一代人的鲜活时光。走在老家人来人往的街头,举手投足间都是生活的烟火、时代的味道。
过去,走在大街上、小摊前、商铺里,一定会遇到几个熟人,打着招呼,笑着,迎着,送着;如今,你沿着一条街走,从这头到另一头,熟悉的是原先的街道、房屋、乡音,但却没有人注意到你,你去注意他人,竟丝毫无法引起人家的兴趣。这是穿越到古代还是未来?
此时,似乎就我一个人,那些熟悉的人呢?那些热闹的情景呢?好惆怅啊!这就是我的故乡啊!怎么都不认识了?还是被刻意生疏了,抛离了?
思念村子里傍晚房顶上的一缕缕炊烟,那是母亲做饭的信息,我正尽情地玩耍,从不怕耽误了吃饭,母亲的喊声总会响彻整个的村庄。炊烟,是挂在童年记忆的亲情。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这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描绘,是藏在时光深处的乡愁。
无论走多远,故乡的味道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李白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云: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永远记得故乡的土地、河流、村舍是啥味道,故乡的野草、庄稼、牛羊是啥味道。
现在,这些味道变得丝丝缕缕,时断时续,是不顾地用心的领略了,还是失忆了。但那是一种熟悉的、难以丢掉的感觉,是小时候成长中的相伴基因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4692372/fcc1a46d298e0ee8.jpg)
回家路上,走过一栋青砖老房,墙一面写着陈庄镇传统文化纪念馆,转过房角,墙另一面写着“记住乡愁,留住乡情”。望望房子里面,陈设着一些过去的老物,八仙方桌,罗圈椅子,蜜蜂牌缝纫机,飞鸽自行车,独轮木质推车等等,都是些小时候熟悉的东西,一种模糊的怅惘勾起了我过去唯一对这栋老房子的记忆。
那时很小,被母亲拉着小手,从这个房子的一个门走进去。原先这里是门市部,猜想是我要闹着进去买什么糖果点心之类的好吃的东西,母亲不得不满足我吧。依稀记得里面人山人海,房子高得很,走了好长时间才从另一边的门里出来,恋恋不舍的样子还在脑海里。
一直好奇了好多年,怎么会有好几个门?从这个门进来,能从那个门出去?家里的房子只有一个门啊。怎么这么高大开阔,这么豪华丰富,家里的房子是土坯垒起的,矮矮的,窄窄的。家里吃的永远是玉米高粱做成的干粮,永远是红薯咸菜。
其实这趟旅行是不经意地勾起了我的向往,它成了一段时间的我的理想。不再想了,回乡的感觉啊,最多的是回忆,是找寻,是重复;更是陌生,惆怅,难过,童年美好的时光无法重现,重拾啊。
要走了,我的故乡!祝福这里的生活,蒸蒸日上;祝愿这里的习俗,世代传承;祝贺这里的文化,与时创生。
让纳兰性德的《长相思》结束我的呓语,作为我长久心情的抚慰!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2020年10月4日于山东利津陈庄镇
![](https://img.haomeiwen.com/i4692372/efd53518de6aa798.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