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
(译林出版社2018年1月)

本书上自人猿揖别和火的使用,下至粒子物理和精神分析,囊括了人类思想到20世纪初为止的全部历程。对东方思想,尤其是中东、印度、中国的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也相当关注,论及中国的科举制度、禅宗、理学和“毛笔文化”等,并就为什么穆斯林世界和中国没能发展出现代科学这一问题发表了看法。
02《中国进入国际大家庭:1858——1880年间的外交》
(商务印书馆2018年6月)

本书以1858——1880年这一时间段为切入点,对19世纪中后期清政府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的行为与观念作出细致阐述与精辟分析,呈现了近代中国随着朝贡体系的难以为继,艰难地转向主权国家间的现代外交模式这一过程。
03《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
(中华书局2018年1月)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郑天挺西南联大时期日记的整理本。它不只是一部“个人史”,更是一部西南联大史,还为研究抗战时期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很多第一手材料,具有多方面重要价值。
04《枢纽:3000年的中国》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本书解释了中国能够维持一个大一统帝国的原因,中国在近代陷入落后的原因,20世纪伟大的中国革命史也在这个背景下获得了全新的意义,更解释了当今中国在世界上的独特位置。
05《国王的两个身体:中世纪政治神学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

作者积十年之功,深入探索了“国王的两个身体”的中世纪渊源,从浩瀚的史料中清理出各种与“二体”有关联的思想谱系,从身体史、神学、艺术史、莎士比亚戏剧、皇室葬礼、法学等各个角度,全面展示和探讨了国王权力运作的神秘机制。
06《心灵革命:现代中国的爱情谱系》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7月)

本书聚焦于20世纪上半叶,透过晚明以来的一系列文学作品,从儒家、启蒙、革命三个维度,探讨情感,尤其是爱情在社会话语体系中的建构、变迁与互动。作者指出爱情话语的流变不仅是社会变迁的映像,也参与了社会建构,私密的情愫,从未逃脱公共的话语。
07《长乐路》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3月)

这本纪实作品从细微线索和人物个体入手,将此间的变迁、人物习以为常的日常瞬间娓娓道来,讲述的是中国故事,也是很多中国读者未曾注意的故事。
08《中国乡村:19世纪的帝国控制》
(九州出版社2018年2月)

萧公权先生的学术代表作之一,作为政治学家,萧公权关注的主要或唯一的问题是,清王朝是如何确保其对乡村居民的控制的。并对另外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宗族扮演了何种角色等也有深入探讨,值得我们重视。
09《娜塔莎之舞:俄罗斯文化史》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8年3月)

本书从托尔斯泰名作《战争与和平》中那个贵族小姐娜塔莎起舞的一幕写起,以此为线索,通过对托尔斯泰、普希金、柴可夫斯基等作家和艺术家的介绍,进而着眼于对俄罗斯在18世纪兴起的芭蕾、绘画、诗歌、戏剧、音乐等领域的叙述和解读,从文化史透视“俄罗斯之魂”“俄罗斯性”的建构和表现,延伸到政治、身份认同、艺术、宗教乃至社会观念和民风民俗范畴,与俄罗斯历史文化相关的诸多疑问在这部大作中都有找到答案的可能。
10《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
(中华书局2018年3月)

本书将中国历史上各人群的活动,投射到东亚大陆的地理构造上,运用人类学方法重新解读中国历史上众多人群留下的传说和谜团,对这些古代人群崛起的原因和最终走向,提出了令人耳目新的解释,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新知。
11《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本书是一部图文并茂、通俗有趣的宋代社会生活史作品。书中精选了具有写实功能的宋代画作,展示了宋人起居饮食、焚香点茶、赶集贸易、赏春游园、上朝议事等“风雅”生活图景,其间不乏对宋代风俗礼仪的细致考证,以及横向或纵向的比较,从而展现了宋代文明的独特性、颇为前卫的一面和对后世绵延不绝的影响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