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作有三四年了,有三年时光每天都会写八千到一万字左右,就连大年三十都没停止日更。
最近不知为啥,我却一个字都不想写了,不知该写什么,不敢下笔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想让自己很累,既然不想写,那就停下来。
我想,这或许是自己才思枯竭了,也或许是感到疲劳了,需要补充能量了。
说实话,已经写习惯了,突然不写了,感觉自己有一种负罪感,好像欠了什么似的,可是让我去写的话,我又有种本能的反抗。
在这种极限拉扯的状态下,我的内心是焦虑的,表面上看起来云淡风轻,天知道我有多迷茫。
我是个凡事都喜欢自行消化的人,遇事不想去跟外人说,因为别人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真实情况,自己才是自己的钥匙。
可我的知识眼界还是比较狭窄的,我迫切需要得到他人正确的指导。
我想了想,我身边的人应该帮不了我。
于是,我就去看书,因为每一本书都是每个作者的智慧和经验,书里的每一个文字,就是作者在向我们娓娓讲述,告诉我们遇到困难时要怎么面对,怎么去解决,如何从泥泞中爬起来,再坚定地大踏步朝前走,直至达到目的地。
读书,就是在与高人对话,在萃取他们走过坑后总结出来的经验,给予我们重新站起来的力量。
我最近看的都是关于改变认知和写作方面的书籍,作者有国外的,国内的。
读了这些作者的书后,无一例外,他们在每本书中都提到了要养成每日记录的好习惯。
他们说写作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养成每日记录,哪怕是一句话,一个场景,或是看到一句好词好句,都要去习惯做记录,只有每天积累,才能为写作打下基础。
即便是他们已经在写作之路上取得很大成就了,他们仍保持着这种习惯,从未改变。
我反思了一下自己,总觉得没东西可写,或是不知该怎么下笔,其实根本原因就是不想写,懒得写,总想一出手就是大作,对于一些小事不屑于去写,有种眼高手低的感觉,越是这样,越没东西可写。
现在想来,我应该改变这种想法,不能大作写不出来,小日记不写,这样下去,写作肯定会被我丢掉,那样就太可惜了。
所以,即便我现在写不出大作来,那就写反思,为自己今后做积累。
其实,也不是没东西可写,那天看了一篇文章,说不要以为自己没东西可写,只要能活着熬过童年的人,光是童年的事情就够自己写上好一阵子了,接下来还有少年,青年,以及生活和工作,只要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写不完的话题。
确实也是如此,只要自己想写,随便找个话题都能展开来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