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84810/c35f199e96bb7e52.png)
又到了话题搜索的时刻,精神状态,工作心态;房子和孩子的先后顺序;爱的分配,被爱的感受;无恶意的表达被无意识的传达,造成不可避免的嫌隙;为什么再差劲的人也能够那么有钱;一整天不停歇带来的疲惫感;如何选择想要的生活……很多很多可以延伸继续,每当这个时候,都是随着对这件事情的认知做出自己潜意识上的分析和解释,也可以说是绞尽脑汁的让自己完成,让自己心理上获得满足,而这样的满足极大可能是不长久,且没有受众的。如此琐碎的个人情绪,日后的自己都不会再回去阅读,就像是倒出去的垃圾一样,再回去看的欲望太小,即便是每次都定义了一个主题或者有一个脉络,可都是没有叙事结构的,没有故事主线,单纯的只是记录了所思所感。没错,我又开始怀疑了,或者说我想要探寻另一种写作方式,但不得章法。
最开始的初衷便是小说,也尝试过很多次,但涉及到构思时怎么也说服不了自己,大都是从普通人的角度展现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以为这反倒是最易引起关注的,事实上进行时便觉得太普通和平凡也就变得毫无有意义有价值的内容可写;要么就是和太多已经被写烂的素材有高度重合的影子,以为自己的出发点和角度不同,事实上仔细想想或者完成后看起来和自己反感的并没有什么两样。或许是我把小说的格局定位的太高,而现有的水平和经历,又无法满足,甚至没有看到过很多人的故事,没有看清楚谁的一生,没有太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也没有那种对某件事疯狂的表达欲,如今拥有的只是对自己情绪上有一种无法满足的倾吐欲,而那些自以为深刻的东西其实都是青年时期对自我的一种持续颠覆。
还是只为了自己,未曾想过为了谁,也未曾思考过以后的路怎么走,也想不到。有时候,也想要只对某一件小事进行叙述,就像刘震云的塔铺和一地鸡毛,可即便是像这样很符合对生活细节的关注点,也无法找到一个正确的切入点,或者说不清楚自己想要表达什么。次次都有的主题,但也可以说是为了有主题而加上的主题,而不是为了表达某个主题而进行的一种探讨。我觉得这很大可能还是因为是刚开始,对写作的摸索处于最初级的阶段。
至于怎么开始写小说,最基本的要素仍旧是抛不掉的,那些曾以为任何一种形式都是创新,都是别出蹊径,是另一种好的开拓。其实,都是应当建立在对传统有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然后才进行的总结和颠覆。当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说三道四,看起来总像是强加之词,也让人专业人士感到幼稚和可笑。
塑造主人公、设定生存环境、构造故事情节、选择叙事方法、想好表达主题,起码是在这五种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可以开始一篇小说的写作。这肯定不是只随从意识就可以写出一篇完美的作品,尤其是能够得到认可,并能够持续引起关注,不断能从中得到阅读反馈。这样的作品不是脑子一热,在毫无构思的情况下就能刷刷刷完成的,即便是完成,也只是满足了倾吐欲,而不是表达欲,表达欲一定是要可以经久不衰的可以被纳入到历史的年轮中,能够让不管是自己还是别人,在每次阅读的时候都能够代入情景,能够想到自身,能够有所思考,能够不白读一场,这才算是一篇好的小说。
很普通的一句话却有意味深长的感觉,没有思考是写不出来的。
至于跟随意识在内容上做延伸,那充其量也只是算其中的一种叙事方法,决不能算是一部完整的作品,就像是如今我每天更新的东西,这都是在对自己内心做一个探索,或者对某一件事做出总结,对某一个话题表达态度,这样绝对谈不上是作品,因为都不曾考虑过读者,不曾深思熟虑过,不曾对每字每句都打磨斟酌过。
其实,回头看,应该很多篇都会有表达重复的地方,比如对为什么写作,对为什么坚持,内心的一些想法,都有可能,尤其是有时候在表达的时候,很多用词的大意都是一样的,这种重复也不在少数。另外,包括用词上,也有可能曲解了词语本身的含义,而是拿自己的认知进行了描述。总之,一篇作品应当是严谨的,绝不是草率出稿后就能面众。
这就又回到了为什么写作的话题上,还是在几个文字平台都同步更新,为什么要这么做?之前,也说道过多次,我想要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始终找不到,也没有门路,尤其是在网络化如此发达的现在,目的性太强的社群太多。我只是简单的希望,在这任何一个平台上,我期待着某一个地方,或者某一篇文章,能够带来纯粹上的关系,有共通的点,有可以交流的地方,即便不知道要交流什么,但是想要认识那么一些人,只是到现在为止还不曾不认识一个,或许朋友圈中有些人是可以做交流的,可让一个陌生人放松警惕很难,尤其是自己处于被动时,所以我想,我主动的表达,有人看到,有人期待回应,我也乐意应答。不得不说,这个步骤很艰难,或许永远都满足不了我的要求。一叶浮萍、孤单、求门路而不得、乱冲乱撞、没有方向……这些词汇都可以代表现在的我在写作这条道路上的心理状态。
突然想到,小时候在厕所一句玩笑话换来老师的几巴掌,再联想到那次开会时的玩笑话,这是不是导致我在公司感觉总差点儿什么的原因。鲁迅的人缘和同事的人缘,能相提并论吗?我以为和睦相处的同事们,私下是如何看待我们的关系。即便是以为毫无恶意的相处,是不是自己也在一开始就对大家有了某些定位,对号入座了她们在自己生命中的角色,真心换真心这种,不是一次就可以决定的。自己真心时,对方没有;对方真心时,自己没有;这都是太正常不过的,所以人际关系相处时,总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以为自己是善良的,但也是有自己打算的。成熟后,是应当认清楚这一点,没有人会没有任何目的的与人相处,维护关系,保持联络,是真心相交,还是互相取暖,互相利用,各取所需,简单陪伴,不显得孤零零,交朋友,商业关系,人脉资源,可学习者,暂定观察……很多词汇,可以在不同时候在同一个人身上有所体现,就看自己如何看待和对方相处的关系。
人生太复杂,也可以简单化,看破不说破,维持着平衡,塑料情也可长久。
皆大欢喜。
文/好好的 2020/3/21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