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岁月》:“孩子需要在一定的阶段感受我们的拒绝。但如果我们的反应过于强烈的话,他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用“表达不同意的立场”这个方法 来 代替惩罚时,这个度是最难把握的,也是我日常中有困境的地方。
怎样在表达自己不同意的立场又不伤害孩子呢?《如何说…》书中讲了具体的方法:我们在“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之后,同时要告诉孩子该怎样修正他的错误。他们经历了自责,还有机会能恢复原来的自信,重新看到自己是个受尊重,负责任的一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