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文言实词(二)
文言文常见考点
考点一 文学常识填空
考点二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三 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四 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考点五 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
考点六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考点七 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八 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考点九 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文言实词
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
(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 对句判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类
①像 佛印绝类弥勒。 (《核舟记》)
②类别,类形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公输》)
临
①面对 执策而临之。 (《马说》)
②到 临溪而渔。 (《醉翁亭记》)
③居高面下,由上看下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醉翁亭记》)
④将要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出师表》)
⑤靠近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河中石兽》)
名
①命名,取名 名之者谁。(《醉翁亭记》)
②出名,著名 有仙则名。(《陋室铭》)
③说出 不能名其一处也。(《口技》)
乃
① 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②是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
③才 凡三往,乃见。 羽、飞乃止。(《隆中对》)
④竟然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⑤于是,就 屠乃奔倚其下。(《狼》)
戚
①忧愁,悲伤 不戚戚于贫贱(《五柳先生传》)
②亲,亲属 亲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期
①约定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
②期望 期在必醉。 (《五柳先生传》)
③期限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且
①况且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②将近 年且九十。 (《愚公移山》)
③尚且 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
穷
①走完 欲穷其林。(《桃花源记》)
②生活困难,贫穷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③穷尽 子子孙孙无穷匮。(《愚公移山》)
趋 快走 尝趋百里外。(《送东阳马生序》)
善
①善于,擅长 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
②友好 与亮友善(《隆中对》)
③好事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少
①稍微 宾客意少舒。(《口技》)
②不多 饮少辄醉(《醉翁亭记》)
胜
①旧读shēng,能承担,能忍受 高处不胜寒(《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②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③胜利 环而攻之而不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市
①买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②集市 东市买骏马。(《木兰诗》)
食
①通“饲”,喂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马说》)
②吃 食不饱,力不足。(《马说》)
③食物 百姓孰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适
①正好 而此地适与余近。(《满井游记》)
②适合,适宜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
书
①书写 乃丹书帛曰。(《陈涉世家》)
②书信 家书抵万金。(《春望》)
③字条 得鱼腹中书(《陈涉世家》)
④名册 军书十二卷了(《木兰诗》)
舒
①展开 柳条将舒未舒。(《满井游记》)
②伸展,松弛 宾客意少舒。(《口技》)
孰
①谁,哪个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仔细 孰视之。(《邹忌讽齐王纳谏》)
属
①类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桃花源记》)
②zhǔ动词,连接 属引凄异。(《三峡》)
③类似 神情与苏黄不属。 (《核舟记》)
④下属 召令徒属曰。 (《陈涉世家》)
⑤通“嘱” 嘱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说
①“悦”的古字,愉快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十则》)
②古代的一种文体 爱莲说 马说
素
① 白色的 素湍绿潭。(《三峡》)
② 向来,一向 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
溯
逆流而上 沿溯阻绝。(《三峡》)/溯洄从之(《蒹葭》)
汤
①热水 媵人持汤沃灌。(《送东阳马生序》)
②shāng水大的样子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岳阳楼记》)
徒
只,仅仅 徒以有先生也。(《唐雎不辱使命》)
颓
①坠落 夕阳欲颓。(《答谢中书书》)
②醉醺醺(的样子) 颓然乎其间者(《醉翁亭记》)
亡
①逃跑 今亡亦死。 (《陈涉世家》)
②丢失 暮而果大亡其财。 (《智子疑邻》)
③使……灭亡 且秦灭韩亡魏。 (《唐雎不辱使命》)
④通“无”,没有 河曲智叟亡以应。 (《愚公移山》)
微
①没有 微斯人。(《岳阳楼记》)
②稍微 土膏微润。(《满井游记》)
委
①放弃 委而去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②丢下,舍弃 相委而去(《陈太丘与友期》)
为
①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桃花源记》)
②介词,表示被动 被 山峦为晴雪所洗。(《满井游记》)
③动词,表判断动词,是 谓为信然。(《隆中对》)
④动词,根据具体语境可表示多种意义(实词用法)。如:建造 为坛而盟。(《陈涉世家》)/做 酿泉为酒。(《醉翁亭记》)/雕刻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核舟记》)
⑤作为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隆中对》)
⑥名词,心理活动,精神状态 或异二者之为。(《岳阳楼记》)
⑦替,给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
谓
①告诉,对……说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
②说 谓为信然。(《隆中对》)
③为,是 太守谓谁。(《醉翁亭记》)
④命名 太守自谓也。(《醉翁亭记》)
⑤认为 予谓菊(《爱莲说》)
⑥叫做 此之谓失其本心(《鱼我所欲也》)
文
①画着花纹 皆披发文身。 (《观潮》)
②文章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③文采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伤仲永》)
④彩饰 舍其文轩。(《公输》)
鲜 少 陶后鲜有闻。(《爱莲说》)
向
①朝向,对着 眈眈相向。(《狼》)
②从前的,旧的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桃花源记》)
③趋向,奔向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隆中对》)
效
①完成 恐托付不效。(《出师表》)
②任务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出师表》)
③实现 不效,则治臣之罪。(《出师表》)
谢 道歉 长跪而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信
①诚信 讲信修睦。 (《大道之行也》)
②确实 谓为信然。 (《隆中对》)
③通“伸”伸张 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④信任 愿陛下亲之信之。(《出师表》)
⑤实情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修
①长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核舟记》)
②修建 重修岳阳楼。(《岳阳楼记》)
③培养 讲信修睦。(《大道之行也》)
许
①赞成 杂然相许。 (《愚公移山》)
②承认、同意 时人莫之许也。(《隆中对》)
③上下 高可二黍许。 (《核舟记》)
④表示约数,相当于“来”。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hǔ,拟声词 曳屋许许声。 (《口技》)
⑥处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五柳先生传》)
寻
①寻找 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
②不久 寻病终。(《桃花源记》)
延 邀请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桃花源记》)
遗
①留下 以光先帝遗德。 (《出师表》)
②wèi给予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出师表》)
贻 赠送 尝贻余核舟一。(《核舟记》)
夷
①平 其船背稍夷。(《核舟记》)
②少数民族 南抚夷越(《隆中对》)
已
①已经 度已失期。(《陈涉世家》)
②停止 是亦不可以已乎。(《鱼我所欲也》)
③通“以” 自董卓已来。(《隆中对》)
异
①不同 不宜异同。(《出师表》)
②对……感到诧异 父异焉。(《伤仲永》)/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易
交换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寒暑易节。(《愚公移山》)
诣 到 诣太守。(《桃花源记》)
益
①好处 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②增加 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更加 香远益清。(《爱莲说》)
引
①拉开 丁壮者引弦而战。 (《塞翁失马》)
②拉 下车引之。 (《陈太丘与友期》)
③引用 引喻失义。 (《出师表》)
盈
①满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核舟记》)
②充满,这里指士气正旺盛。 彼竭我盈(《蓸刿论战》)
语
①告诉 此中人语云。(《桃花源记》)
②说话 如有所语。(《核舟记》)
狱 案件 小大之狱。(《曹刿论战》)
缘 沿着,顺着 缘溪行。(《桃花源记》)
越 及,到 越明年。(《岳阳楼记》)
再 两,两次 主人日再食。(《送东阳马生序》)/子墨子起,再拜(《公输》)
造 往、到 造饮辄尽。(《五柳先生传》)
止
①通“只” 止有剩骨。(《狼》)
②停止 一狼得骨止。(《狼》)
志
①作标记 处处志之。 (《桃花源记》)
②标记 寻向所志。 (《桃花源记》)
③思想、志向 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致 得到;取得 无从致书以观。(《送东阳马生序》)
逐 竞争 夸父与日逐走。(《夸父逐日》)
资 资助、给予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隆中对》)
走 跑 几欲先走。(《口技》)
足 值得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卒
①终于 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②士兵 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作
①成为 作青云白鹤观。(《童趣》)
②创作,写作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伤仲永》)
③发出 百千齐作。(《口技》)
④劳作,劳动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记》)
⑤做 设酒杀鸡作食。(《桃花源记》)
⑥兴起 盗窃乱贼而不作。(《大道之行也》)
阅读训练
(一)多多益善
上①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如何?”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②?”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
【注】 ①上:皇帝。②禽:通“擒”,捉住。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陛下( ) 能将几何( )
2、解释加点字。
能将几何( ) 上尝从容与信言( )
3、你能从上面的选文中提炼一个成语吗?并解释这个成语。
4、“多多益善”是谁说的?从中可以看出他什么样的性格?)
5、从文中可以看出汉高祖刘邦怎样的性格特点?
(二)
刘凝之字志安小名长年南郡枝江人也。父期公,衡阳太守。兄盛公,高尚不仕①。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推家财与弟及兄子,立屋于野外,非其力不食。州里重其德行。州三礼辟②西曹主簿③,不就。妻梁州刺史郭铨女也,遣送丰丽,凝之悉散之亲属。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选自《宋书·隐逸列传》,略有删改)
①仕:做官。②辟:征召。③主簿:官职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凝之慕老莱、严子陵为人
(2)州里重其德行
(3)凝之悉散之亲属
2.请“/”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妻亦能不慕荣华,与凝之共安俭苦。
4.根据文章内容,说说州里多次礼聘刘凝之做官的原因是什么。刘凝之为什么不接受?
(三)司马光好学
司马温公①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②绝编③,迨④能倍⑤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注释:①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
②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
③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 ④迨:等到。 ⑤倍:同“背”,背诵。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患记问不苦人 ( ) ②迨能倍诵乃止 ( )
③迨能倍诵乃止 ( ) ④咏其文 ( )
2、与“迨能倍诵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子墨子九距之 B.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 D.京中有善口技者
3、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
A.用力多者收功远。 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
C.书不可不成诵。 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4、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独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 。
(四)画皆以人重
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
②后世见者必宝之:
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
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诗歌、文章、书法、绘画是否受人重视都与人的品格有关。
B.作者认为苏轼、黄庭坚的书法绘画作品流传下来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高。
C.作者认为章 、蔡京、蔡卞等人也都是些精于书法的人。
D.作者认为颜真卿的书法其实不好,后世喜欢的原因是颜真卿的品德好。
5.填空。
①“苏、黄”中的“苏”指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他的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传唱,其最后两句“ ”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怀念和祝愿。
②永叔,即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五)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亲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无犯。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唱雅歌,做投壶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或问:“天下何时太平”
(2)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者
(3)凡有所举
(4)东南民力竭矣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标两处)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飞妻问劳其家。
(2) 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六)以学自损,不如无学
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昂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仇敌,恶之如鸱(chī)枭(xiāo)。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南北朝•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两种恶鸟,这是古人的看法。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①所以求益耳 ②人疾之如仇敌
2、指出下列句子属何种句式。
人疾之如人仇敌,恶之如鸱枭。( )
3、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中“此”指代的内容。
4、短文告诫人们的一个道理是 。
(七)
庚寅①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州城,命小奚②以木简③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④。”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⑤矣。
予爽然⑥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注] ①庚寅:指1650年。 ②小奚:小书童。 ③木简:这里指木板。 ④阖:关闭。⑤牡下:上锁。 ⑥爽然:若有所失的样子。
1、解释加点词语。
束( )
许( )
熟( )
愠( )
2、渡者说“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他这样说的依据是什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
②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4、借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八)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童仆)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6.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1)杨子之邻人亡羊 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之:
7.补出省略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8.翻译。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九)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糜粥不充,日昃注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注】 昃:zè,太阳偏西。
1、解释加点字。
(1)既长:_________ (2)再适长山:_________
(3)五年未尝解衣:_________ (4)知其世家:_________
(5)日昃始食:_________
2、翻译句子。
(1)或夜昏怠。
(2)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3、判断对错。
(1)范仲淹,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希文,谥文正。官至副宰相。( )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吃苦在前,享乐在后。( )
4、文中主要记叙了范仲淹刻苦读书的几件事?
(十)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 (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l?):脊骨。③瘳(ch?u):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首有百指
D.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
(十一)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用“|”划出句子的停顿节奏。
问其银数与封识标记皆合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不敢与家人言之( ) 遂以还之( )
又尝教书于宦官家(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4、请各用四个字概括这两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中哪一个字有点睛之效?为什么?
网友评论